摘要:養生太極拳是一種身心兼修的練拳健身運動。練拳時注重意氣運動,以心行氣,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氣血,以提高陰陽自和能力——即西醫所說的抗病康復能力。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學太極拳的人往往很快發現,太極拳看著容易,學起來難,不要說那些技術難度較大的(如“下勢”、蹬腳、發力等)動作,即便是許多看起來徐緩、平穩的運作,一旦操練起來往往手忙腳亂、顧了上肢,顧不了下肢。24式簡化太極拳較之其他傳統套路招勢少,特別適合初學者學習。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如何練好24式太極拳進行了有益地探索。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太極拳愛好者練拳數年,卻毫無太極拳的味道,動作多以四肢的僵硬曲伸而毫無腰脊的盤帶;一搭手非丟即頂,胡抓亂拔,毫無沾粘連隨、松沉綿軟之意。問其平日練功之法,全然不得而知,真使人痛惜。當聽我講解太極拳練功心法及練功要領後,他們才感到自己走了許多冤枉路,浪費了許多時光。
  如何練好太極拳呢?這要從太極拳的動作特點出發。要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龍須貫串,氣意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 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 ,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百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奶後,乃能得機得勢。”“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若加以挫勁,其根自斷。要想實現此要求,練要在穩靜心性追求大松大軟上下功夫。何為大松大軟?就是自己的身心得到極度放鬆條件下周身四肢在心意的支配下做各種曲伸開合的支作,使 呼吸深長,支作運行如行雲流水,如抽絲拉線。心存靜想,外示安逸,雖動猶靜,靜中處動。我認為找松柔綿軟要從以下幾主面出發: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武術的各種書刊中,諸如立身中正,虛領頂勁,沉肩垂肘、松胸實腹、沉腰圓襠、氣沉丹田等術語,隨處可見,比比皆是,成為練拳人必背的口訣。然而,在練拳中,要真正懂得這些術語的理法,正確掌握要領,就不那麼容易了。如果領悟了,做到了,才算入了門。因為,這些術語是一代代大師反復實踐、深刻領悟、細細琢磨的結晶,是一門門拳家不斷總結、理性昇華的精髓。不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就很難消化吸收。比如,關於身法的許多術語,是正確掌握姿與勢的關鍵,只有深刻理解其含義,領會其要領,經過不斷的演練,才能打好立身中正、上盤輕靈、中盤靈活、下盤穩實的基礎,才能為腹式呼吸,氣沉丹田等的訓練提供必要的條件。這就要求練拳者讀懂這些精句,多層面地理解這些精句,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國習練太極拳和研究太極拳方面,對於尾閭中正這個要領,幾乎無人不曉。但由於古代拳譜論述過於簡要,或者說較為抽象,加上各家各門各派,從自己的實踐經驗出發,在解釋上各有其說,而很難從生理學、解剖學以及現代運動力學的理論明確闡述,至今不能給人們一個滿意的回答。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是古老東方文明寶貴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吸收了古代導引、吐納養生之術和中醫的經絡學說、陰陽五行學說,紮根於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以其深厚的哲學底蘊,明顯的健身效果引起了各國人士的高度重視,成為世界養生健身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中醫學指的是經絡不通則痛,經絡通了則不痛。 太極拳運用傳統導引、吐納的方法,注重練身、練氣、練意三者之間的緊密調協,透過呼吸與動作間的相互配合,打通人體經絡,以達到強身健體之功效。
  一、經絡定義與經絡機理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法是武當三豐派武術之精髓,即可應用於武術技擊,又可用於養生太極拳養生根植武當,立足於陰陽、動靜、剛柔、虛實、變化、平衡等太極哲理,結合中醫的經絡學說和醫、道養生之術和武學技擊而所創。太極拳屬有氧運動,據醫學專家驗證,練習太極拳能使氣體交換、氧氣供應充足、血流通暢、活化細胞,具有提高心肺功能。
  一、太極拳,練的就是精、氣、神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拳是理想的長壽運動。這是有科學依據並經實踐檢驗得出的結論。
  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而生命應以延年益壽為最具現實意義。長壽要求堅持輕鬆、愉快、緩慢而又連續的運動。太極拳正是這種科學的健身運動。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意不用力學太極拳的一條重要的行拳要領。太極拳家把精神鍛煉和體能鍛煉看成同等的重要,甚至把精神修煉看的尤為重要,因而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則,並貫穿到行拳的全過程中。然而很多人單純的認為學太極拳是不用力的,那麼,太極拳真的可以不用力嗎?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