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b 18 Mon 2013 11:07
太極拳與“第四醫學”
- Feb 18 Mon 2013 10:58
洪教授健康知識講座摘錄
健康,對個人家庭都是好事 現在中華民族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二十一世紀絕對是中國人民的世紀,在新世紀來到的時候,我們有很好的健康,對個人家庭都是好事,希望大家都能健康七、八、九,百歲不是夢,那就能為我們國家全面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 Feb 18 Mon 2013 10:54
楊澄甫與楊式太極拳
由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于河南溫縣陳家溝陳長興,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發展了“楊式太極拳”。其拳路逐漸 刪改了陳式老架中原有的縱跳、震足、發勁等動作,由楊健侯修訂為中架子,又經楊澄甫一再修訂逐漸定為楊式大架子,即現在廣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
- Feb 18 Mon 2013 10:44
楊式太極拳府內派老架108式套路名稱
1、無極式 28、海底針 55、退步搬攔捶 82、扇通背
2、太極起式 29、扇通背 56、如封似閉 83、撇身捶
- Feb 18 Mon 2013 10:29
楊式八十八式太極拳
- Feb 18 Mon 2013 09:20
步樁合一的楊式太極步
經典拳論講:太極拳“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又說“五行運行皆在步,一身要基定於足”,由此可見,走步是太極拳運動的基礎和先導。楊式太極拳先師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中“練習談”說”兩腳宜分虛實,起落猶似貓行”,說明走步的腳在楊式太極拳中的重要。傳統楊式太極拳在盤拳時腳步走弧形,忌直來直去、走直線步。弧形步由曲而伸,緩緩踏出,足尖由下垂漸漸變動上翹,腳跟先落地,然後足掌和腳尖落地,全面落實(左右橫行須先落腳尖,然後腳掌、腳跟全面落實)。當年我的老 師金錫武 先生曾說過:老架楊式太極拳是承重型,體重加壓在一足上碾轉(實碾)。其內涵是“步”“樁”合一,“勢中有樁,樁中含勢”,不許移動重心上步。金錫武、崔毅士二師教我拳時說:楊式太極拳每式都含碾步,走步要分清陰陽,兩腳要虛實分明,這既是太極拳運動中對立統一辯證關系的一個重要體現,也是對步型、步法的一個基本要求。拳論雲:“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不要讓步不分虛實的“雙重”現象和拖泥帶水的散步模式混在練拳中。
傳統楊式太極拳的根基是腳的功夫,是步法。功夫不上身,主要是沒練下肢的腳(步法)。腳下不練功,周身不易松。太極拳練掌、練拳、不練腳是半截拳。傳統楊式太極拳腳步的運用離不開方向和方位,因為腳是定向的根。盤拳離不開跟,“丟跟”就不稱為傳統楊式太極拳了。練拳先練腳,是傳統楊式太極拳首先訓練的科目。拳諺說:“七分看下,三分看上”“一步走錯,步步歪”“步不穩由拳亂”,可見腳功是傳統楊式太極步法的基礎功夫,毫釐也差之不得。楊式太極拳有老架、大架、小架(低架)之分,其步法、步型也各有不同。
- Feb 18 Mon 2013 00:08
新手上路 初學太極拳怎樣保護膝關節
- Feb 18 Mon 2013 00:05
練拳時怎樣才能做到身體平衡
松是太極拳最為重要、也是為根本的一個要領,是每一位太極拳習者所不斷追求的目標。這是因為能松才能沉,能沉才能柔,能松柔才能輕靈,能輕靈才能練就虛無氣勢,從而步入太極拳的上乘境界。
在行功走架的動態中,要全身松柔,身體任何部位都沒有絲毫僵滯之力,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即使有明師指導,也只有經過長時期盤架的磨練,才能逐步達到,而且是沒有止境的。這中間涉及到許許多多的要領,甚至可以說,幾乎絕大多數太極拳的要領,都直接或間接與松有關。有一不符合要領處,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走架的松柔。當然,這不等於說松沒有它自身的規律可循。本文所要談的“楊式太極拳走架中求得自身平衡的兩個方法”,就是楊式太極拳在走架中求得放鬆的規律的一個方面。
- Feb 18 Mon 2013 00:03
練太極拳 能產生什麼效益
內容摘要:據說現在全世界至少有1億人在練太極拳。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熱愛太極拳呢?真正的太極拳,是融太極拳架、內功心法、太極智慧(思維方式)為一體的含三為一的學問,因此,所產生的效益也就比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