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法是武當三豐派武術之精髓,即可應用於武術技擊,又可用於養生太極拳養生根植武當,立足於陰陽、動靜、剛柔、虛實、變化、平衡等太極哲理,結合中醫的經絡學說和醫、道養生之術和武學技擊而所創。太極拳屬有氧運動,據醫學專家驗證,練習太極拳能使氣體交換、氧氣供應充足、血流通暢、活化細胞,具有提高心肺功能。
  一、太極拳,練的就是精、氣、神
  太極拳既練內(心)又練外(體),精氣神兼練,既有養生健身價值,藝術欣賞和文化品味價值。練習太極拳,講究體松心靜用意、呼吸順暢,動作順遂、陰陽有序,外合天地自然規律,內合肌體生理節律,通過調節人體多層次的結構與運動序列的有序度,糾正病理性變化,可有效強健筋骨、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最終可達到健美體魄、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效果。
  二、太極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垂肘、虛領頂勁、尾閭中正。並強調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因此練拳時,先要全身放鬆,呼吸調勻,心無雜念,在天人合一之時,由內啟動,配合湧泉丹田夾脊,在神志清醒、鎮定輕鬆之下,做全身和諧協調的動作(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表面上是做全身協調性的運動,其實是由內而外,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發之全身,因此身體自然是松的,如太極拳師所言體如能松,則百病不得上身,因體能松,則氣血流暢,筋脈和同,五臟始得平衡,上中下三焦,了無阻礙,則病何能侵其體也茍能得其健康,便是袪病,能袪病,即能延年
  三、練習太極拳,可提高心肺功能
  練習太極拳要保持呼吸自然沉實,透過深、長、細、緩、勻的腹式呼吸方法,增加胸腔的容氣量及遞增了吸氧呼碳的次數,確保氣體能充分交換,相對地提高了各器官的獲氧量。此等帶氧性活動能訓練及提高心肺功能。據有關專家一系列的研究發現:長期練太極者,心肺功能較好,使皮下微血管流量好、體脂肪比率低,對心臟病、慢性肺氣腫、氣喘、中風等都有一定的功效。
  四、練習太極拳,可增強心肺耐力
  有關醫學專家進行了太極拳健身活動研究,有9050-64歲的中年人及7665-80歲的老年人參與,分為太極拳組和不運動的對照組,其中太極拳組練習太極拳平均達五年以,結果測量兩組心肺耐力發現,有打拳習慣的中年男性,最大攝氧量較同齡者增加29%,女性則增加15%;而有打拳習慣的老年人,最大攝氧量也較同齡者多出18%19%。專家同時指出,由於心肺耐力(最大攝氧量)隨著年齡漸長而下降,經過持續追蹤這些中老年人兩年後,再度測量發現,有持續打太極拳習慣的中老年人,心肺耐力減少量只有不運動者的一半,顯示太極拳運動對中老年人的心肺耐力具有保護效果。
  五、練習太極拳,有益肺功能
  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它可以增加膈肌及腹部肌肉的活動度和調節肋間肌的呼吸功能,使肺與腦廓之間的牽張力加大,增加肺活量,提高肺泡與毛細血管壁的接觸面積,使氧及二氧化碳彌散能力增強。經過長期鍛煉,可使呼吸頻率減少,增強呼吸效果,具體的表現是在練拳時汗流夾背不發喘。它對防治慢性肺氣腫有一定的作用,對防治各種慢性肺部病變均適宜。
  太極拳每個動作都和呼吸緊密結合並採用腹式呼吸。腹式深呼吸逼橫隔膜下沉,就是傳統理論的氣沉丹田。每個式子的擴胸動作要吸氣,縮胸的動作要呼氣,鼻吸口呼意念愈靜,使呼吸深長加大肺活量逼橫隔膜下沉,練得手心、手指發熱,血液暢通。久而久之,就可達到增氧、淨血、活血、以鮮血養生健體。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進行腹式呼吸可加速血液迴圈,擴大氧的供給,同時也有利於肌體代謝產物的排除,對全身器官組織的功能起到調整和促進作用,特別有益於肺臟功能的改善。腹式呼吸最大的特點是能夠增加隔肌的活動範圍,這對於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處,是老年性肺氣腫及其他肺通氣障礙的重要康復手段之一。
  六、練習太極拳,可增強心臟功能
  血液擔負著營養身體周圍各組織器官的作用,心臟則是血液運行的動力,毛細血管是微循環物質交換的場所。一個長時間練太極拳的人,每分鐘心律在60次左右,這種由於經過長時間鍛煉得來的心律減慢,延鍰了心臟舒張期,使心肌可以充分休息,促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血液輸出量增加,提高了心臟的工作能力。持久鍛煉,氣得以流通,身體放鬆,使微循環功能加強,有利於毛細血管內外的物質交換,減少肌酸的蓄積,減輕疲勞,有益於疾病的恢復,特別是對慢性冠心病、高血脂症、動脈硬化症都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可以有效地維持和促進心肺功能。太極拳運動不受時間約束,不受空間限制,不需設備,而且運動中無傷害,很適合推廣為一種國民的健身運動。


文章來源:http://www.wdgf.cn/yangsheng/taiji11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