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武術中,太極拳與中醫理論最為相近、相通;二者皆得人體生命規律之精粹,可以說是哥倆好、一家子。中華武林叢中,太極拳獨具搏擊、醫療、健身、長壽之理、之利於一身,良有以也。


    數百年來,在太極拳理論與實踐的歷史過程中,始終有著幾乎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弄不懂的“氣”在。


    氣宜鼓蕩,神以內斂”,“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陷忽現”,《太極拳論》之句也;“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求順遂,乃能便利從心”、“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氣宜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腹鬆氣沉入骨”、“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人脊骨”、“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乃《十三勢行動心解》之摘句也;“氣遍身軀不少滯”、“腹內松淨氣騰然”、“若言體用何為准,意氣君來骨肉臣”,《十三勢歌》之話語也;“以心行氣——意到氣亦到”、“務令沉著,久則內勁增長,但非格外運氣”、“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自能從心所欲,毫無阻滯”、“以氣運身——氣動身亦動”、“氣要順遂,則身能便利從心”、“行氣宜鼓蕩”諸句,見之於《太極拳體用解》;“尤要精神內固,氣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牽強”,見之于楊澄甫《太極拳體用全書》。    非武術之經典古籍論述“氣”者,亦多矣哉:“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氣為血帥,血隨氣行”,等等,等等。太極拳理論、實踐中的“氣”,大抵是中華文化“氣”論之中的一個小小板塊。


    不過,千百年來古書、詩詞、醫籍、拳譜……中所述及之“氣”,包括前引之太極拳論述中的“氣”,到底是什麼,令人恐怕還是不太明白,不大清楚的。僅以太極拳論述之“氣”而言,究竟如何“直養”,又如何“鼓蕩”?“氣沉入骨”,怎樣“沉”法?“氣貼背”,怎樣“貼”法?“以心行氣……收斂入骨”,怎麼解釋,怎麼做?……凡此種種,對眾多拳家,恐怕還都是問題。加之以拳譜裏缺少文字、難有義釋,就難免使若干教學太極拳者,拙於言辭,難以譬解。這麼一來,以“氣宜鼓蕩”這四個字打頭的太極拳“氣”的理論和實踐,就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地化為一團混沌,不知其可,或缺陷,或落空。不少太極拳習練者,於所謂之“氣”也者,就只好失之交臂,遺恨人間了。


    其實,以最簡單的話來釋義,所謂人之“氣”、體之“氣”、拳之“氣”,乃人的思維、人體的功能、能力、能量、粒子流及能量場之總稱之謂。“氣”也者,在現代科學理論中,即是生物能或生物能量及其能量場。此中包括:生物電、生物磁、生物力、生物光、生物微波、生物電磁粒子流,等等。


    太極拳是內家拳之一種,要練“氣”。此“練”,包括:養氣、蓄氣、沉氣、運氣、用氣、平衡氣……分而合,合而分,由局部而總體,由總結而局部,由氣人血,由血行氣,由氣而拳,由拳而氣,拳架技能、武術動作與意氣之交互運作,生物能量之存取儲用相結合,相交融,相滲透,相轉化。這就是太極拳“內功”之所在。


    中醫理論和實踐,有氣血論。此論與太極拳道理大抵相通。氣為功能,屬陽,血為器質,屬陰。人體經絡,乃生物能之大通道;人身穴位,乃能量收放、轉換之樞紐點。在太極拳功夫中,拳式、功架、動作概屬形體活動,在外,屬陽,“氣”存蓄于丹田,引隨自心意,行之經絡,鼓蕩於周身,與動作相配對,屬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時時處處皆有一陰陽,陰陽相生,虛實相濟,這樣的太極拳,才能是真正的內家拳,才能馬馬虎虎算是“懂勁”。“懂勁”之後,略窺“階及神明”之門徑,進而登堂人室,也就順理成章,不算難事了。


    現代生物醫學理論對人的大腦研究,至今尚處於啟蒙起始階段。但已有明確的理論和實驗證明:在心身沉靜超過一個界限後,人的大腦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此物質是人的語言感覺資訊之一種載體,也確實能推動人的思想感情、生命健康向良性平衡狀態轉化。1994218美國《科學》雜誌為此物質定名為Agma“ne,可暫譯為“精胺”。此“精胺”,就當仁不讓地和太極拳之理論與實踐有了那麼一點不大不小的關係了。其樞紐,即在於“心身沉靜”這四個字。


    習練太極拳之要旨之一,在於松柔沉靜。所謂先天之氣,即大腦、器官在適度沉靜時候所衍生之“精胺”、資訊以及諸般生物能量、粒子流等等,得以重重積聚,生生不息;蓄之於內,為氣為勁,形之於外,為太極拳式、功法。以心意領引徐緩動作而養松柔沉靜,以松柔沉靜而練氣;蓄之于內,存儲于丹田;收斂入骨,則鼓蕩於全身。源遠流長的太極拳功夫,就在這樣的反復滲透、轉化的過程中,日漸增長,進而與日月同輝矣。


    那麼,習練太極拳,到底是“氣宜鼓蕩”,是“收斂入骨”,還是“氣守丹田”呢?


    答曰:皆是。


    概要而言之,意守丹田,即氣守丹田,是習練太極拳貫穿始終之根本。雖曰貫穿、曰根本,卻不是像氣功靜坐或直立練氣那般的全心全意,而是守其大部;八成、七成、六成,皆無不可。餘下二成、三成,留由意引;其中,二成轉腰,一成貫於手掌,或手足各半。意聚丹田為主,意分而注於腰、手、足之動為輔,“氣”就隨之鼓蕩並貫穿其間。


    這是第一層次的“氣”之分佈。


    楊澄甫《太極拳練習談》論踢腿與蹬腳曰:“踢腿時則注意腳尖,蹬腿時則注意全()掌,意到而氣到,氣到而勁自到……”此段中之“注意”二字,在心在意而不在力,即“鼓蕩”真氣之意。此時的“注意”,不妨礙沉到丹田深處之整體含神養氣。肺之呼吸,身之開合,動作之收放……心意沉著,兼以氣之鼓蕩,如此就能漸得周身一家,身心泰然的真功夫。


    丹田七、動腰二、收放手足各五分云云,似有比例,其實彼此卻是無界限、不固定的。其間有種種之變。練不同拳式、功架,以及盤架子時、定步推手、散手……意氣之分佈與其間之比例,皆有不同,但意守丹田卻應始終占其大頭,大抵在七、八成之間,甚而至九成,只留一成轉腰、動手足。這一成、半成,意在腰手足之動,隨拳招之熟練而沉靜自然,還可能遞減,但總歸還在。“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就是這個意思。


    得此意,練拳便能輕柔,繼而鬆軟,再而輕靈,最後就可能到達周身一家、動靜內外合一的虛無境界。發之於力,即得輕柔勁、鬆軟勁、輕靈勁、虛無勁。


    這是第二層次的“氣”之分佈;是動態的分佈。


    存守丹田之氣,得氣之靜,屬陰;轉腰、動手足之意引氣,得氣之動,屬陽;意引氣行在內,屬陰;功架形體動作在外,屬陽。此皆陰陽合一、虛實相濟。動作、意氣自左而右,又自右而左,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骨節鬆開又自然回縮,回縮又鬆開……凡此種種,皆陰陽互易、虛實轉換是也。《太極拳論》曰:“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說的就是這麼個意思。


    循此以內禦外,以意引氣,約四五年後,盤架子時,可能有骨節劈啪作響之聲。這是好現象;不過不能刻意求之,即使求之,恐亦未必能得耳。


    意引氣行,周身節節貫穿而不斷,是陰;守中有動,是陰中有陽;周身輕靈,全部動作也要貫串而不斷,是陽;動以意引,是陽中有陰。左足實,右足虛時,七分意貫右肩、臂、手、掌、指,三分意留左肩、臂手掌、指,手足之虛實正好相反。拳式變,左足實,右手亦實,手足之虛實還是相反。此“實”皆不是力,而是意,是意所導引的氣。種種實與虛,於是構成一種上下交叉的不斷變動的動態平衡。氣的鼓蕩,造就了這一動態平衡,動態平衡,則體現了氣的鼓蕩。


    左右足虛實互換,左右手實虛、即意引氣行之注處亦互換。在互換的過程中,意氣之收斂,與動作之回合一致,在感覺上,自己的全身心似乎縮小到脊骨、丹田,接近於一無所有即虛無之極;此為合、為陰。繼而意引氣行,轉腰、注手、伸脊、虛領、拔背、骨節鬆開,如伸足懶腰,如擁天接地,此為開、為陽。一合一開,亦為陰陽;如此連綿不斷,還是陰陽相濟。這便是意氣收斂於骨,存守丹田,再伸展拳勢,行之於腰際手足動作之巔頂,進而頂天立地的過程,也就是意氣鼓蕩的過程。此過程自起勢而至收勢,一如長江大海,滔、1舀不絕,毫無缺陷,凹凸、斷續處,即《太 極拳論》中所說的:“氣宜鼓蕩”之真實道理是也。


    如此,太極拳才能算是:“長江大海”,才可說是:“氣遍全身”。


    得此理,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而用之,亦可大得其益。


    在日常動作中時時處處意守丹田,即或僅有其三成、五成、七成,周身鬆軟、輕靈,難得僵硬,難得疲累,有長勁,有靈性,周身舒適,心情愉悅,常得事半功倍之益。久而久之,就為自己積蓄了能量,延長了自我生命,保證了心身健康,好處無窮。當然,這也是一種虛實、一種陰陽、一種習練、一種修行。


    氣若車輪,腰為車軸”,“氣宜鼓蕩”,十二個字而已,知之易,行之亦不難,無論於太極拳、或於日常生活,惟貴在堅持,重在堅持耳。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389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