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的作用有三:養生、健身、技擊。為什麼把養生作用放在首位呢?原因有二:一是太極拳祖師爺們告誡人們,練拳的目的應該是養生,如,張三豐祖師說:“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王宗岳先師也說:“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二是由於時代發展與進步,使太極拳健身不如田徑體操,以太極拳技擊又不如現代槍炮。而太極拳養生是在運動過程中同時完成的,既健身又養生,一舉兩得。還沒有什麼運動項目可替代它,於是太極拳養生成為當今世界以運動方式養生之最佳選擇。


    之所以太極拳養生最好,是因為它是以練意練氣為主的內家拳,通過演練拳架套路(調形)、腹式呼吸(調息)和神意內斂(調心)等技法,來培補人的精氣神,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如果只盤拳架套路(調形),不進行調息調心,也僅僅只起健身作用,因此練太極拳必須注重內在意氣的修煉。太極拳怎樣內煉行氣呢?其道理己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清楚了:“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太極拳行氣之法須以《十三勢行功心解》為依據,從拳經的原字原意去體悟,才不會走錯路。


    太極拳內功修煉的內容,主要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什麼是練精化氣、練氣化神呢?練精化氣就是打通小周天,練氣化神就是打通大周天。


    什麼是小周天?簡單的說,用氣打通任督二脈就叫做小周天。所謂任督二脈就是人體經脈中的任脈和督脈:任脈從下頜的承漿穴到下體的會陰穴;督脈,從口部的齦交穴到背部最下的長強穴。從《靈樞.營氣篇》中的敍述,可瞭解到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迴圈次第:“…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骨入骶,是督脈也,經陰器,上過毛午,入臍中,上循腹裏,入缺盆,下注肺中,複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這就是說,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迴圈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回流注入肺經。這是《黃帝內經》所表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律。由此可知,就正常健康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又何須還要打通任督二脈呢?


    修煉家認為任督二脈是陰升陽降,也就是任升督降,這樣的運行軌道是耗散的。而修煉家把它變成逆行——任降督升,使其收斂,恢復人在出生時中斷了任督相通的內氣運行管道,返回先天狀態。所謂“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 所以鍛煉通任督或周天功夫,叫逆行周天。逆行小周天循行一圈的路線,是從下丹田向下到會陰,下鵲橋,向後轉過尾閭關,向上到懸樞、夾脊、陶道、玉枕關、百會,再到泥丸(上丹田),上鵲橋,中丹田,下丹田。


    逆行周天有什麼好處呢?莊子在《養生主》中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通任督能產生功效,在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裏下了結論:“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人能通此兩脈,則百脈皆通。”


    通了小周天之所以一通百通,是因為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六條陰經與之相交,具有“總領”一身陰經的功能,即對全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六條陽經在大椎穴與督脈相交,因而督脈具有“總督”與調節一身陽經的功能,即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任督二脈一旦疏通,內氣迴圈運轉就暢通無阻了,人體十二正經在任督行氣的作用下,使十二經脈之間的溝通聯繫,會變得通暢,同時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和滲灌的調節作用。正經的通暢又帶動絡脈的通暢……於是所有的經絡都通暢,氣血就會沿著特定的軌道,有序無礙地運行於五臟六腑、皮肉筋骨,身體各處的細胞都能得到氣血的濡養,其新陳代謝也就隨之旺盛,天長日久,有病的身體便能得以康復,健康者就更顯得氣足神旺。


    小周天功,在道教界、中醫界、武術界、氣功界和養生界裏,流傳最久、覆蓋面最廣、影響最深。這種功法,能延續至今,幾千年都經久不衰,何以它具有這麼大的魅力,何以能吸引難以勝數的追求者呢?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養生祛病功能,人們可以借助自身的力量——內氣運轉與疾病作鬥爭,無需吃藥打針等外力幫助,就能使痼疾頑症霍然而愈,達到保健益壽,創造自力延長生命的奇跡,難道不是千金難買的“寶”、世上難尋的“貝”嗎!


    那麼有沒有人通過練拳打通了小周天?我們能不能也通過練拳打通小周天?傳統楊式太極拳內功傳承體系中,有一描述楊家祖孫功夫進階的圖畫——全圖共十三層臺階,最高處繪著一座南天門,在打通小周天功法第八層臺階上,標寫著師祖楊祿禪的名字。這就回答了我們:練拳能夠打通小周天。其實對此應勿庸置疑,太極拳本是天然的動態氣功,是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兼煉了內氣,靠內氣來打通大小周天的。前人能我們也應該能,只要樹立信心,揣摩方法,精心實踐,堅持不懈,一定能夠通過練拳打通小周天。


 


    練拳打通小周天要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必須練好太極拳,第二階段在太極拳的基礎上打通小周天。現按這兩階段,再分步驟敍述如下:


第一階段,練好太極拳。


    怎樣才算練好了太極拳,練好太極拳的標準是什麼?大體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 盤好拳架。


    練好太極拳,首先要盤好架子,以求達到身法正確,動作標準,否則徒耗精力,白費工夫,得不償失。以傳統楊式太極拳而言,動作姿勢應符合“二十要”,即:頭要懸、頸要貼、眼要平、身要正、形要准、度要對、肩要沉、肘要墜、臂要彎、腋要虛、手要展、指要分、拳要空、勾要吊、胸要舒、背要順、腰要塞、臀要斂、襠要圓、腿要曲。


    這“二十要”包括了太極拳形體動作從頭頂到手腳的基本要求,是楊澄甫《十要》中部分內容的具體化,目的是為更方便操作與實踐。所以“二十要”是楊式拳的基礎要領,也是評判形體動作正確與否的硬標準,因此必須不折不扣地達到這“二十要”。


第二步 練好行拳。


    當拳架套路的形體動作基本學會,動作的姿勢基本正確時,就應進一步練好行拳。所謂行拳,就是指操練套路。在這操練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標準,把拳架套路的單個動作連接好、轉換好,使之形成一個和諧、流暢的整體。這行拳的標準是十六個字,即:“松靜、輕靈、柔和、圓活,沉穩、慢勻、協調、神合”。這十六個字是全面衡量拳藝水準的標準。由於行拳是動態的,形體姿勢變化較快,要嫺熟地完全做好十六字,有一個漸進累積和層次遞增升達的過程,需要絞長時間修煉,才能逐漸達到圓滿。為此下面再贅述幾句:


    十六字中的重點是行拳“松靜”‘柔和’,松靜是基礎,柔和是目標。練拳時要求放鬆,用意不用力,即做到:大腦松靜、皮毛松展、肌肉松柔、骨節鬆開、筋腱松長、臟腑松舒、血脈松暢、經絡松通 (簡稱“八松”),全身由表及裏,自上而下,沒有一點僵力,沒有一處僵硬,在無處不松的情況下,進行著綿緩(非激烈的)柔和(非剛猛的)的形體運動。能柔和方能有“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和“以柔克剛”的技擊特徵,方能顯現太極拳輕盈柔美的風格,故應重點修煉。經過這樣長時間的鍛練,它會促進人體“氣路”和“血路”的通暢,加速氣血循環,通常稱之為“活氣活血”。這種“兩路”暢通、氣血兩活的狀態,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需要,是養生的需要。


   十六字中的難點是行拳“協調”,王宗嶽講:“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這實際上是要做到五個“一”,即:一動都動,一靜全靜,一開百開,一合俱合,一轉齊轉(一轉無有不轉)。楊澄甫《十要》中也有“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的要求。在行拳中常常會發生:左動右不動、上動下不動、肢動身不動、身動眼不動、外動內不動等情況。此時必然會發生某一部分身肢停頓、呆滯和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行拳就屬於不合格。這種動作不協調不同步的毛病,之所以難改,就在於人們平時大腦是指揮肢體單向運動,不習慣于行拳時大腦要調控身肢同時進行異向運動,所以行拳協調的難度就大些。但是,只要下決心多練多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達不到的“協調”。


第三步 練好用意 


    太極拳是內家拳,特別注重用意,王宗嶽《十三式歌》中寫道:“若問體用何為准,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思是行拳時要把用意放在主導的地位上,使意起主導作用。楊澄甫《十要》中要求“用意不用力”,更具體地指明了行拳要用意。


    所謂練好用意,是指能夠嫺熟地“以意行拳”。“以意行拳”的具體方法是“以意導形”,“以意導形”就是運用意念導引太極拳形體動作的演變,故行拳時意在形先,動在意後。即“先意動,再內動,繼而形動”,這就是形與意的統一。用意要求“無過不及”,即用意不能過,過則易僵、易呆、易滯,不能輕靈松柔;用意也不能“不及”,“不及”則易丟、易散、易斷。故“以意行拳”首先心要靜,不靜則心不專、意散亂,行拳時會發生“過”與“不及”現象。心專一才能把握好用意的度,使用意度恰到好處,做到“勁斷意不斷”。


第四步練好呼吸    


    要練好呼吸,必須在第三步“以意行拳”達到嫺熟的基礎上,減少意念對形體動作的導引,把一部分意念轉移到調整呼吸上面來。因為太極拳行拳的呼吸,不同于人們平時的呼吸,其區別在於行拳呼吸方式有三大改變,不用心用意對呼吸方式的調整,就難得改變過來。這呼吸方式方面的三個變內容是:


    1)行拳時要求呼吸做到“深、長、細、慢、勻、輕”。太極拳行拳的呼吸,比人們平時的呼吸要求更平和、徐緩、均勻、深長,達到吸之輕輕,呼之綿綿,沒有閉氣、憋氣、向下壓氣、強提拉氣和用勁逼氣的現象。


    2)行拳時要求呼吸為“腹式逆呼吸”。太極拳行拳時的呼吸,是把人們後天的胸式呼吸,還原為先天的腹式呼吸,並且要調整為腹式逆呼吸。腹式逆呼吸的方法是: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腹部鼓起。經過一段時間呼吸訓練,行拳時慢慢習慣腹式呼吸了,進而嫺熟到不用意念控制,也就成為自然而然的呼吸方式了。如果能夠再做到腹式呼吸日常生活化,全都還原為嬰兒的先天腹式呼吸,那就時時刻刻在練功了。


    3)行拳時要求呼吸符合“動作配合呼吸”的原則。行拳時要求動作與呼吸的配合非常協調,做到“收吸發呼”、“起吸落呼”、“合吸開呼”……那麼行拳時是以動作為主,還是以呼吸為主呢?當太極拳發力技擊時,是以動作為主,即要“呼吸配合動作”;而當太極拳以養生為主要目的時,則要以呼吸為主,即要“動作配合呼吸”。這是因為太極拳養生要求呼吸均勻,每分鐘呼吸的頻次基本相等。由於太極拳每個動作行程的弧線長度不相等,只有在行程弧線長的姿勢動作加快點速度,在行程弧線短的姿勢動作放慢點速度,使動作到位與呼吸完成同步,以保持呼吸基本均勻。


第二階段,練拳打通小周天。


    在前面良好太極拳的基礎上,再按下面兩個步驟操練,就會練通小周天。


第一步 氣聚丹田。


    氣聚丹田是指內氣集聚于丹田(不是指呼吸的氣)。在“以意行拳”操練中,隨著熟練程度的提高,有時行拳會虛靜到“得意忘形”,真正做到了用意不用力,這時行拳用意度大大減少,甚至減少到“有意又無意,無意之中有真意”,實際上已經轉換到神在摧動姿勢的演變!基本符合武禹襄說“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的要求,即能以神行拳”。雖然這時的“以神行拳”,還離“純以神行”有一定差距,但對訓練“聚神”“凝神”“斂神”起了很大作用,明顯提高了調心調神的品質。神主氣,神斂氣自收。故調整心神,為收氣聚氣之首要,是氣聚丹田的基本功。



 為氣聚丹田的需要,對所練的太極拳套路有一些特別的要求,比如說套路長度要能連續打30分鐘以上(少了不行,可以重複),套路中的動作要作一些小調整與修改,以為滿足養氣養生的需要,去掉發力和跳躍的動作,把外八字腳(135度)的動作姿勢更改為60度左右,等等。


    練拳之前,最好先做熱身準備活動,練練《松柔功》,讓筋腱韌帶拉長,讓關節脊椎鬆開。行拳開始之後,要連續練完而不中斷。為減少內氣耗損,最好練高架子或中高架子。每日行拳早晚各一次,每次30-60分鐘。呼吸頻次以8-10/分鐘為宜(一吸加一呼等於一息),比如,傳統楊式太極拳85式,練一遍大約300多息,約需3040分鐘。每次練一遍或兩遍85式,由個人體能決定,以不疲憊為原則。但也不要連續練35遍,多練增加內氣耗損,反而得不償失。


    呼吸方法如前,仍應鼻呼鼻吸,舌抵上齶。只是用意作些更改:吸氣仍用意於導引動作,呼氣用意引氣入丹田。每次呼氣時,以意引心窩之氣逐漸向下,一步步松落至丹田(小腹內)。即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也稱“意守丹田”,內氣會慢慢聚集于丹田。但用意必須輕鬆、緩慢、自然,務必循序漸進,因勢利導。切忌用力吸氣和呼氣,不可過分用意,急躁冒進,易生流弊。如此練習,就會出現一股熱流下沉至丹田的感覺。丹田溫暖發熱之後,繼續修煉,隨著功夫的積累,還可逐漸感到丹田內有一個“氣團”,這就為打通任督二脈奠定了基礎。


第二步通任督脈。


    當小腹產生熱氣時,方可進行運氣。即用意識引領丹田的那股熱氣,由丹田向下行,循小腹,抵中極穴,經會陰穴,過穀道(肛門)至尾閭。至此就已完成導引內氣向下向後走的路線,無需繼續幫助,再不向前導引了,讓其自行打通督脈的尾閭關。不去管它能不能立即沖過,因為能否沖過尾閭關,完全取決於丹田內氣充實的程度,丹田內氣越充實,沖關力量越大,沖關速度越快,反之則沖關中止。


    只用兩三天時間導引內氣至尾閭,再回頭來仍然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于丹田,等待丹田內氣充足時,會自動沖過尾閭關。沖關後意念須隨內氣上行,緊跟氣走,這就是“勿忘”。以後打通夾脊關和玉枕關,均用此“積氣自動沖關”的方法,即通關“勿助”。


    通督是關鍵的一步,後三關(尾閭、夾脊、玉枕)能否自然輕鬆通過,因人而異,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很困難。督脈一旦疏通,通關後吸氣時內氣由丹田向下行,轉而沿脊而上,過頭頂百會穴,再下顏面,過喉,沿胸腹正中線直下丹田,形成任降督升的迴圈,即為小周天通了,這就是逆行小周天。


    從上面兩個階段六個步驟可知,第一階段的四個步驟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進行第二階段修煉。打基礎稍難,時間稍長點,基礎會扎實。第二階段練拳打通小周天,方法簡單,且安全可靠,不會出偏。但氣聚丹田,也非易得,必須是得氣大於耗氣,每有節餘才有氣聚,要一點一點積累,也需要一段時間。六個步驟的順序排列,既不好顛倒,又不能跳過一步不練,因為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只能一步一步上臺階,不能性急,欲速則不達。不過,有明師指導者快,個人悟性高者快,心性德性好者快。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