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拳論有上下九節勁,節節腰中發腰脊為第一之主宰,說明太極拳是以腰為力點。太極拳的沾連粘隨不先不後隨人而動,從而身軀能夠象水上葫蘆既有浮力又沒有頂抗那樣最大限度不接受對方攻擊的力量,這樣,以胯為軸轉動的身軀為了保證這樣的效果,自己的兩胯就必需像是浮置似的放鬆,從而可以象潤滑的軸承那樣借人之力靈活地被動而動,而為了被動而動更靈活,太極拳的轉腰還必需由自己所控制的由腳而起的 四兩 之勁力發生恰到好處的主動的促進作用。但是,這 四兩 勁力不能作用在作為轉動軸的這一胯。因為如果這樣,就是杠杆的力點與支點相重合了,對身軀的轉動, 四兩 的小勁力必然不夠,要能起到促使身軀轉動,主動的勁力就必然會較大,或者說身軀轉動的主動成分就必然較大,這樣就很難合拍地不先不後地靈活地隨人而動,身軀就很可能會接受到對方攻擊的力量。而且,胯對轉身發生力點作用,這一胯就很難放鬆,這一胯的隨人而動的靈活就必然會受到影響。可見促使身軀轉動的勁力是不能作用在作為轉動軸之這一胯的,不然就是錯誤的。
          
太極拳的內勁運轉要通過腰脊來帶動四肢運動。身法主要是腰脊中正不偏,如果偏於前後則生俯仰之弊,如果偏於左右則生歪斜不正之弊。練習太極拳的身法要求始終要保持中正不偏,不俯不仰,徹底放鬆,松沉直豎而正直中正,脊柱脊椎節節放鬆而松沉又含有頂勁。拳經雲:頂為準頭虛靈頂勁。處處含有脊椎之輕微頂勁。太極拳的腰要象車軸一樣的直豎、穩定、圓轉、不搖擺、不軟塌,徐徐轉動來帶動身軀四肢,內氣如車輪般地旋轉,拳論上說,腰為纛腰為車軸,氣如車輪命意源頭在腰隙(隙即命門,及命門兩邊的左右腎俞穴)”。練拳時每遇定勢,腰和胯微微松沉,有助於動作靈活,重心穩定,使內勁通過腰軸旋轉的離心力而推動灌注於四肢尖端。
       
太極拳的往後轉身,不論轉動軸之胯是否有往外側移動還是沒有往外側移動,這種轉身都不是呈平板的,而是呈弧形的。這種弧形移動就像是有一個貼附著自己胸腹部的水準的圓盤向自己移壓過來,為了自己胸腹部不受到這圓盤的壓迫、胸腹部又不離開這圓盤,就需要胸腹部貼著這圓盤的圓周往後又往旁的弧形移動,這種弧形移動其實又屬於身體的轉動。這就是說太極拳以一側胯為軸的往後轉身,不是非轉動軸之胯領先身體呈平板的轉動,而是恥骨聯合上緣某胯內側的腹股溝上的小腹部領先轉動,感覺上就像是某側小腹部先變成為向後凹的弧形,然後這弧形擴大或移動,同時以轉動軸之胯為支點轉動身體,非轉動軸之胯倒是最後被後凹的小腹拖著轉動的,這就像是橡皮膜風輪被風吹著的轉動。這樣的轉身,腹股溝上的小腹部如同有一個圓球從一胯內側滾壓向另一側,從而造成整個腰胯的轉動。或者說這種往後轉身的感覺是小腹某內側先往內往後收吸,然後收吸依次往另一側延伸,最後非轉動軸之胯才被收吸拖著往後轉動。必須明白這種收吸的感覺不是意念活動所引起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神經反應與軀體活動,但這種收吸也僅僅是在腹部,背臀部是幾乎沒有變化的。


      一個人的“腰”是人體上下轉動的樞紐(關鍵),它對全身的變化,調整人體重心的穩定。以及推動勁力達到肢體的各部位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所以太極拳經譜中雲:“腰為主宰”、  “主宰於腰”。  “脊”是上下的門樞,“腰”是左右的門樞。練習傳統太極拳在技術上對“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脊柱務求垂直中正。腰部在練拳時要求是“松”“沉”是為了有助於“氣沉丹田”。能夠“松”“沉”得充分,可以使上體氣不上浮,下肢穩當有力。為了防止脊背或內凹或外凸,腰部又要求豎直而正,脊柱同時務求垂直中正。腰脊要有往上輕輕上頂的意思,有輕輕拔長之意即可垂直。腰脊一直,能豎直中正,在左旋右轉的轉動時,中軸不彎、不搖晃。中軸不彎、不搖晃的轉動,才能使內勁達到支撐八面的靈活功用。同時腰的左旋右轉,腰部有命門與左右腰眼(腎俞穴),故有補腎強壯作用。在練習太極拳時由於全身得到放鬆、思想清靜.一心無二用,大腦得到相對休息。腰以上的體重,全部由腰部來承擔。所以腰部必須豎直才能強壯有力,腰幹挺得起來。綜上所述,可見太極拳的轉腰功也是很重要的,學太極拳要練好轉腰還是需要名師指點的。


【網路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