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早期曾稱為“長拳”、“棉圈”、“十三勢”、“軟手”。清朝乾隆年間,山西人王宗嶽著《太極拳論》,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人,眾說紛紜,大致有唐朝許宣平,宋朝張三峰,明朝張三豐,清朝陳王廷和王宗嶽五種說法。雖然張三豐和王宗嶽分別都著有《太極拳論》。但現在多數拳家認為現傳各式太極拳源出陳式太極拳,而主張陳王廷創拳之說。總的來說,太極拳的來源是綜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別是吸取了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並結合了古代導引、吐納氣功之術和中醫經絡學說,以及古代陰陽五行學說,以道教、太極八卦等理論為太極拳的哲學基礎,使太極拳蘊含著豐富的中國傳統道家思想和傳統養生思想。在太極拳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演變出了許多流派,有陳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等五大派系。從太極拳理論著作方面看,目前所能見到的如《陳志進先生論太極拳之品格和功用》《孫祿堂先生太極拳學論》《向愷然先生練太極拳之經驗》《胡朴安先生論太極拳在體育上的價值》,大部分都是論述太極拳的技擊價值,體育價值,醫療價值等。本文側重對太極拳的文化底蘊的挖掘,並且認為它具有載道通道的價值和養生價值。


     一、太極拳的道家思想底蘊


     在中華文化中,“太極”一詞首出《易經》,在《易經·系辭》裏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記載。按易理解釋,太極是天地未分的混沌狀態,兩儀指的是天地或陰陽,四象和八卦則分別指四季和八種自然現象等。到了宋明時期,周敦頤著《太極圖說》中則以太極解釋宇宙形成的過程:“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道德經》雲:“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1(40)有本來是始於無,太極本無極,無極而太極,有太極之後衍生陰陽動靜,再由陰陽動靜變化而衍生五行,四時。由此而萬物生,變無窮。《道德經》雲:“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複歸於無極。”[1(28)《太極拳論》講:“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2(P74)意為:太極是由無極化生來的,是陰陽的本源,動時,就反映出相互對立的一陰一陽,靜時,陰陽兩者則又合歸於一體。太極拳是一種一動無有不動的運動方式,因為太極拳不是手足的運動,而是人體中心腹部的運動,因此不動則已,一動則全身皆動。腹部是人身之太極,腹動則兩腰,兩手,兩足都要動。《胡朴安先生論太極拳在體育上之價值》論到:“宇宙一太極,人身亦一太極。人身之腹為太極。兩腰為兩儀,兩手兩足為四象。手足各有兩節為八卦。”[3(P194)胡先生認為太極拳的動作,處處是中心的動作,處處是太極的動作。由此可見,太極拳運動方式是一種符合宇宙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規律的運動方式,是一種複歸於嬰兒,複歸於無極的運動方式。         


     由此可見,太極拳不應僅僅被當成是一門技藝,而可以被認為是一種載道的方式。原因就在於這些動作的背後蘊藏著上下古今,天地萬物之至理,蘊藏著深厚的道家思想精髓。道家思想認為,柔弱是道的重要特徵之一。《道德經》雲:“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1(40)意為道的運動方式是迴圈的,而它的作用又是柔弱的。“弱”形容了道的運動特點是持久而又不帶有壓力感的。並且認為能去高就下,避實歸虛和一切富有生機的事物都具有柔弱的特性。《道德經》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78)又雲:“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1(4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1(76)而在太極拳中則無處不體現著道家這種“守柔曰強”、“柔弱勝剛強”的思想特點。若欲深層理解這個含義,則必須從兩個角度來考察。一個是對己或稱對內的角度,即在一個個體習拳者身上太極拳的體育價值、藝術價值、醫療價值和娛樂價值要得到最大限度的實現,那麼習拳者務必要掌握柔弱的原則。另一個角度是指對他或對外而言,也就是太極拳的技擊價值的最大體現也有賴於對柔弱原則的把握和運用。因為太極拳的特點或稱優點就是借人之力,順人之勢,以無力打有力,以柔克剛,以弱勝強。


     若欲明白第一個角度的思想含義,不妨看看楊澄甫先生在他的《太極拳說十要》裏的論述:“練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絲毫之拙勁,以留滯於筋骨血脈之間以自縛束,然後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洫,溝洫不塞而水行,經絡不閉則氣通,如渾身僵勁充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發而全身動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灌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則得真正內勁,即《太極拳論》中所雲: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也。”[2(P28)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說:練太極拳時,要全身自然,放鬆舒展,不應使有哪怕是一點點的拙力停留在練拳者的筋骨血脈中,如果有拙力在筋脈中存留就會自己束縛自己,做不到輕靈變化和圓轉自如。或許有人會懷疑說沒有用力氣,卻又為什麼會長力氣呢?那是因為,人身上的經絡就像大地上的溝洫一樣,溝洫不被堵塞,水才能通行無阻,經絡只有不閉氣,才能暢通無阻。相反,如果拙力充斥於經絡之中,氣血就會停滯,流轉就會不靈。如果一個地方受到影響那麼整個身體都會隨之受到影響。從另一方面講,如果能夠以意運身,心在先而身在後,用意而不是用拙力,那麼就能做到意到氣便到。如此氣血流注,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自然能得到真正的內勁。這也就是《太極拳論》中所說的極柔軟卻又是極堅剛的道理。太極拳之所以具有公認的醫療價值,原因就在於此。柔軟是一種由心靈到經絡氣血到身體關節一體互動的體現,其要點和竅決就是用意不用力。太極拳不尚拙力,因為拙力是後天之力,是有起有止的,而不是連綿不斷的,使用拙力經常會出現舊力已盡,而新力還未至的情況,因此非常不利於培養那無滯無礙的內勁。而內勁是在“以心行氣”,和“以氣運身”的要求下全身發出的力,又被稱為沉勁,因其分量極沉,有如棉中之鐵,且連綿不斷。與受直力之傷不同,如受太極拳內勁所傷則如遭電擊。


     理解太極拳柔弱原則的第二個角度是從對外或對他方面而言,即太極拳學習者在與他人交手,要制敵取勝時,柔弱的運用也非常重要。在太極拳技擊方面有兩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走”和“粘”。所謂“走”就是說當對方以剛勁打來,我就以柔勁引化,而不是用直力與對方的實力相頂相抗。如用柔勁引化就能夠保持自己勁路的相隨和暢通。相反,如果對方以剛勁打來,我卻也以重力相抵抗,那就會形聲對抗的局面,勁路就會發生重滯和停頓,如果自己的勁路不能流暢而靈活,就很容易授人以柄,為人所制。所以沒有運用太極拳借力打力的優點,就很難達到以弱勝強的目的。所謂“粘”就是在“走”的同時還要順勢粘隨對方,對方行動快,我也要跟著快,對方行動慢,我行隨著也要慢,也就是說不能丟了對方,而要緊緊粘隨對方,如此才能使對方雖有大力卻得不到施展而陷於困境。“粘”和“走”又被稱為“不丟不頂”的原則。而這原則就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道家陰柔守下,雖屈就伸,舍己從人的思想特點。武術上有名的術語“ 四兩 撥千斤”就是在運用此原則的前提下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在技擊方面,太極拳的招架和攻擊不同於外家拳的招架和攻擊,外家拳往往招架是招架,攻擊是攻擊,而太極拳的招架便是攻擊,攻擊便是招架。在《向愷然先生練太極拳之經驗》中講:“不能用太極拳的方法攻擊人的,斷不能用太極拳的方法招架”他強調“太極就是一個圓圈。太極拳也就是由無數的圓圈連貫而成的一種拳法”“手手處處皆是圓圈。就在這一個圓圈之中。分一半是招架,一半是攻擊。工夫越深,圓圈越小,有時尚不及見其轉動,以盡招架與攻擊之能事”。[3(P245-246)除此之外,太極拳還特別講求要“靜”。在《道德經》中也有許多關於“靜”的論述。比如:“重為輕根,靜為躁君”[1(26)“輕則失本,躁則失君”[1(26)“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1(45)“致虛極,守靜篤”“歸根曰靜,是為複命”[1(16)。道家思想認為,一個人如果真能清靜自守,則能與天地同壽。“靜”是天地萬物的規律和人的行為準則。按照全真七子之一馬丹陽的觀點就是:“清靜者,清謂清其心源,靜謂靜其氣海。心源清則外物不能擾,性定而神明。氣海靜則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實。故澄心如澄水,萬物自鑒。養氣如護嬰兒,莫令有損。氣透則神靈,神靈則氣變,此清靜所到也。”[4(P433)在太極拳中,對“靜”的要求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求心要靜,“心靜”才能“用意”,“用意”必定要求“心靜”。因此“心靜”和“用意”是一體兩面,同屬太極拳中重要的原則,它要求在練拳過程中,要做到全身自然放鬆,心中空空洞洞,每一次呼吸都要使之氣沈丹田,即所謂“存神上丹田,納氣下丹田”,也就是《道德經》說的“虛其心,實其腹”,而心若欲虛,則心源必定要清,只有心源清,外物才不能夠干擾,外物不能干擾,則能夠氣定神明,而腹若欲實,則氣海必定要靜,只有氣海靜,邪欲才不會發作,邪欲不會發作,則能夠精全而腹實。太極拳依一個“靜”字協調周身,令心之所到,身之所到,身心一氣。第二,太極拳的動作也要求動靜結合,動中求靜,以靜禦動,力求做到雖動猶靜。所以在練習架式時,動作一定要慢,慢中求功,從容不迫,才能收練拳之極大功效。相反,如果動作快了,心思容易散亂,呼吸容易急促,這樣就收不到“虛靈頂頸”、“氣沉丹田”的效果,達不到技擊的目的,自然也就無法展現太極拳大方靜美之藝術魅力。


      在道家思想中,赤子嬰兒也是道的象徵之一。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博。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1(55)又雲:“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無離乎?”[1(10)道家之所以要複歸嬰兒,因為嬰兒初生,無識無知,不染酒色財氣和恩愛牽絆,不識富貴窮通和水火刀兵,無情無欲,安靜無為,全體柔軟,純是生機,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都由壯而老,由柔軟而走向僵硬,由生機而漸入死機。太極拳的運動方式就是要使僵硬變為柔軟,反死機而同于生機,直至歸於嬰兒,歸於無極。因此,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能修身養性,與道相通。           


     二、太極拳的養生意義        


     太極拳不僅具有藝術性和技擊性,更具有體育性和醫療性。在《孫祿堂先生太極拳學論》中說:“乾坤肇造。元氣流行。動靜分合。遂生萬物。是為後天。而有象。先天元氣,賦予後天形質。包含先天元氣。故人為先後天合一之形體也。人自有知識情欲。陰陽參差。先天元氣漸消。後天之氣漸長。陽衰陰盛。又為六氣所侵,七情所感。故身軀日弱,而百病迭生。古人憂之,於是嘗藥以卻其病。靜坐以養其心。而又懼動靜之不能互為用也。更發明拳術以求複其虛靈之氣。”


     孫先生認為,萬物雖有後天形質,卻包含著先天元氣,而人也是先天與後天之結合。人自從有知識和情欲的干擾,生命便呈現陰陽參差的情況。先天元氣越來越少,後天元氣越來越多,導致陽氣越來越衰敗,陰氣越來越興盛。又加上外界寒,暑,濕,燥等六氣所侵犯,內心又為喜怒哀懼等六情所傷害,身軀便逐漸衰弱,身體衰弱百病就叢生。古人擔憂這種情況,於是就服食藥物,抵禦身病,靜坐無念,來護養心靈,又擔心動靜不能協調,就發明了拳術,來幫助人們恢復那先天的虛靈之氣。太極拳純以神行,不尚拙力,務必練成極柔極軟,目的就是要恢復那蘊藏於生命之中的先天元氣。按照中國傳統醫學理論,人體的健康與經絡氣脈的順暢和流通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氣血不通,脈絡不暢,往往是導致人體虛弱的重要原因。而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運動方式可以不使一絲拙力停滯於經絡之中,目的就在於使經絡通暢,氣血流注,灌輸全身。於是練拳者往往能夠感到神清氣爽,輕鬆舒適,身心恍如烏有,輕鬆的感覺能令心中舒暢,而內心的舒適感,又會自然流露在顏面上,如此周身內外都處在恬靜平和,虛靈自然的意境中。在《陳志進先生論太極拳之品格與功用》一文中就論及:“蓋練拳時,全身鬆開,順乎自然,渾圓流利,氣沉丹田,心中空空洞洞,思慮全無,如莊周之夢蝶,人蝶不分,練完之後,自己曾練與否,亦不自知。練太極拳,到如此境界,有何病不可去,不但自己如此,旁觀之人,亦不覺心平氣和,與之俱化。練拳之時,不許脫衣赤身。不許咬牙瞪眼,亦不許喝叱怪叫,與人交手,彼不動,己不動,彼欲動,己先動。所謂不占人先,不落人後是也,夫太極拳之功用,未病者能使之永無疾病,已病者雖沉屙宿患,皆能卻除。學者不可不詳察也。”


     太極拳一直以來是中老年朋友和慢性病患者喜愛的運動方式。因為太極拳的大部分動作都是緩慢,輕鬆,柔和的,講究立身中正安舒,不偏不倚。打拳的時候要求全身上下,無一處不在運動中,所謂一動無有不動,上下相隨,協調一致,自始至終,綿綿不斷,周而復始,迴圈無窮。由於運動過程時時注意意在身先,氣沉丹田,自然要求精神貫注,心無雜念。


      如此人的思想始終集中在動作上,排除大腦其他思緒的干擾,專注于指揮全身各器官系統,協調動作,使神經系統受自我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就能迅速正確地傳達和接受各器官系統變換動作的資訊。隨著練拳熟練程度的不斷提高,肌肉收縮和舒張的轉換能力也隨之增強。同時由於要求呼吸深長自然,氣沉丹田,會使胸部寬舒,腹部松靜而又充實,這對提高肺活量,保持肺組織彈性,提高心肺等內臟器官的功能,有非常良好的作用。由於神經系統對內臟器官的調節過程的改善,人體內臟器官會起自動按摩的作用,能促進全身血液的迴圈,並帶動全身的新陳代謝。同時由於太極拳的動作大都弧形和圓形,有利於使練習者身上的肌肉纖維都參與活動,有助提高彈性的柔韌度,並增強收縮的功能,同時能促進骨質堅固,增進關節的靈活,穩固。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卻病延年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當今現代社會裏,大都市生活中的人們為商業競爭、壓力、緊張、煩躁和污染的環境所包圍,導致身體和心靈各方面的問題。借用太極拳來返樸歸真,調和身心,無疑意義是巨大的。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267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