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作者:大醫禪師


太極拳是中國古老的武術與健身邉樱湓谖湫g與健身的功效,長期以來經過中外古今諸多的探討,已具有相當的規模,但太極拳對練習者心靈的影響卻是從來少有著墨,然而這種以用意為主,並由意領導動作,從而帶動氣的邉樱驯灰恍毩曊哒J為可以養成專注力、身體鬆柔,同時又可以調整呼吸狀態的一種訓練。因此據以推論應是初習禪定者一種很好的輔助邉樱踔烈蚱淇绅B成練習者的專注力,故亦可被視為是一種禪定。


 人在坐禪時需要盤腿及身體放鬆,如此的坐姿才能持久,坐禪才能順利進行,初習禪定者卻往往因為呼吸狀態不佳[1]與身體過於僵硬,使禪定無法達成,所以須先調身以及調整呼吸狀態。此外,坐禪時因為身體沒有動作,呼吸與心念的狀態很容易影響心的狀態。呼吸若不順所帶來的不舒適感與粗糙的呼吸動作,會使心無法平靜。而眾多心念充斥的內心,也使心意無法集中,只能不自主的從這個心念跳到另一個心念,在眾多的心念中游走,則形成所謂的「散亂」。所以初期的坐禪,常常因為前述原因而效果不彰,導致無法持續的坐禪下去,此時若能有一些方法來改進身心與呼吸的狀態,將可有效地促進禪定狀況的發生。


 要同時改善呼吸狀態、增加身體鬆柔度及心念專注力有很多的方法,但若要能因此而促進禪定,則要符合以下條件為原則:即是可以增進身體鬆柔度、呼吸機能,而且不鼓譟內心,當然更不可使心亢奮高舉,而失掉了安定。一般而言,可以增加身體鬆柔度的,大概都是邉印6動中可以改良呼吸狀態,又能不鼓譟內心,甚至可以養成專注力的,就是一些一般人所認知的養生邉印pB生邉哟蠖鄤幼骶徛o柔和,且是以用意為主。亦即心意在動作之前發動,由意領導動作,從而引領氣的咿D與流動,使得細胞間的氧氣交換能得以順利進行,致使呼吸狀況能因而改善[2]。該等緩慢的動作,不但不會鼓譟內心,同時又可使練習者在緩慢的韻律中容易觀察到自己的心是否散亂,又可以學習將心一直緊隨著不斷變化的動作上,而練成專注力,因為心只要脫離動作,動作就會忘失;同時緩慢鬆柔的動作,除了不會造成呼吸的急促,還可隨著動作要領,形成深長的呼吸(所謂氣沉丹田即是此意),養成所謂的腹式呼吸法。養生邉又校蕴珮O拳動作要領最為繁複[3]且動作節節相扣。因此,不獨對身體有正面的作用,其緊緊相扣的動作,也緊扣者練習者的心,使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為了做到要領正確、動作確實,而必須學習將心緊緊地跟著動作,因而可以養成專注力。


 為認識太極拳對心念專注、身體鬆柔以及呼吸調節的效果,本研究將從太極拳邉优c禪定的關聯與其在禪定的效能來探討。研究內容除從文獻探討太極拳的特點及其與禪定的關係外,並透過對練習者的評量,問卷調查及焦點團體訪談,以期了解太極拳練習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太極拳演練後,其內心狀況、身體鬆柔及呼吸狀態是否有改變。並且期望對於從未有坐禪經驗或已有一些坐禪經驗的人們,提供對於太極拳邉邮欠襁m合選擇做為一種具有調心功能的邉印U的前行法或輔助坐禪順利進行的助緣等方面一些建議。


 本研究之目的是探討太極拳對禪定的效能有那些,具體而言,有以下項目:


一、探討練習者認為自己在太極拳學習演練之前後階段,其身心等方面是否有差異?


二、探討練習者在太極拳學習演練階段之後,對於太極拳基本概念的認知狀況如何。


三、探討練習者於太極拳動作實施中所體察到的禪定特性之情形如何?


四、探討練習者在太極拳學習演練當時,感受到太極拳對自己身心等方面體的影響情形如何。


五、探討練習者在太極拳學習階段完成後,認為太極拳對於個人在平日生活中身心等方面之影響情形如何。


六、探討練習者認為太極拳對自己培養專注力方面的影響如何。


七、探討練習者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穫有那些?


八、探討練習者認為太極拳與其他邉拥膮^別有那些。


 貳、名詞詮釋


一、動禪:以動作的方式保持心念的專注不散亂。


二、坐禪:以靜坐的方式達成收攝心念的目的。


三、專注力:指能讓心念集中在一外緣上不會散失放逸的持續力。


四、散亂:指心念無法集中於一外緣上,而在眾多事物中游移、起伏。


五、意氣邉樱一種以意念透過肢體動作,引導內氣在體內咿D的邉印


六、身體鬆柔度:指身體肌肉、筋腱、骨骼具有的柔軟與放鬆的程度。


七、呼吸機能:指呼吸的動作與呼吸器官的功能。


 叁、文獻探討


一、    禪的意義


禪的梵文為dhyana歷來翻成定、思惟修或功德叢林。隋朝智者大師在其所著的釋禪波羅蜜中言:「禪是外國之言,此間翻則不定。今略出三翻:一摩訶衍論中翻禪,秦言思惟修。二舉例往翻。如檀波羅密,此言布施。禪波羅密,此言定度。故知用定以翻禪。三阿毗曇中,用功德叢林以翻禪。」。定是指心安住的狀態。思惟則是一種在靜定中沈思的狀態,不是指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活動。因此,後亦有人將禪翻成靜慮。


 「靜」是指心不受色聲香味觸法等塵境的影響而能安住於一處(此之一處,可以是身體上的部位,如丹田、眉間等(若專注於身體上的部位,常會因心念過於執著,而易產生禪病),亦可是佛號、咒語等,或其他任何外境上),不使散亂。如此心因專注一境上,其他念頭都被忽略,心即能保持穩定,而能獲得初步定力,「靜」即「定」義。「靜」因有安住之義,因此「靜」亦為「止」義,這是因為心若能安住,則躁動的心即能獲得止息。但是此安住說來容易,卻是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達成。人一般的念頭極多,且生滅變異不斷,就如瀑布般洶湧澎湃,所以極難專一致志的做任何事,中國成語「心猿意馬」以躁動的猿猴及難以馴服的野馬,來比喻人心念的焦躁和散亂,亦是難以調伏,是極為恰當的比喻。因此在初期調伏心念時,首先要將心的主要注意力繫於一外緣上,其他的念頭即將之忽略。就像在一間吵雜的房間裡,有人在敲木魚,沒有專注力的人,心會被所有的聲音吸引,而無法清楚的聽見木魚的聲音。而專注的人,注意力卻是可以放在木魚聲上,而會忽略其他的聲音,是以能清楚的聽見木魚的聲音。


 「慮」即是思惟。但這裡的思惟,不是普通的思考活動,而是指心在靜定中,依某種方法,細細而專注的在特定而有約束的範疇裡觀照。因此「慮」又與「觀」同義。不同的觀法,代表不同的思惟活動。這些依照「觀」法的思惟活動若能建立,有助於調整我們的思想架構,並脫離一般的慣性思惟。依佛教的說法就是可以調整知見與心的狀態,例如小乘的五停心觀[4]即屬此類。達賴喇嘛對於止觀也有明確的說明,其說可與前述相互呼應 。


 禪修地圖:「止是指一種心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中,你的心安住於你所選擇的對境;除了你專注禪定的對境之外,你的心不受任何外境的干擾。你的心保持穩定,安住於對境,既不散漫也不掉舉,這樣的心也被稱為專注於一境之禪定。觀是指從心所專注的對境之上,獲得究竟之直觀洞見。觀有兩種類別:一是觀世俗之事;二是觀出世之事。根據不同種類的觀修,而有不同的觀修對境。」[5]


 二、    「禪」在中國的出現


在佛教尚未出現前,「禪」的思想已出現於印度古代的吠陀與奧義書。吠陀是婆羅門教的根本經典,內容包含對神的讚頌和祭祀用的咒語。奧義書則是進一步發揮與說明吠陀經典的思想,奧義書中認為,若要斷滅輪迴,證入梵我一同[6],就要採用瑜珈的方法修行。瑜珈Yoga是由梵文音譯而來,是「結合」與「相應」的意思。就是說藉由靜坐調息來控制自己的心念,以使精神能專注而達於梵我合一的境地(洪修平1994)。佛教修行亦是強調從心地下手,藉由禪修達到控制、調整及轉化心念的目的。因此禪修是佛教與其他宗教共通的功課。只是佛教是要藉由禪修的方法,達到擺脫世間各種煩惱執著,而進入「空性」[7]並從而瞭解原來諸法空寂世間,萬相不過如夢如幻的「實相」,而達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言:「無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境地。而其他如婆羅門教或印度教,則是要藉由禪修將個人的小我融入宇宙的大我。


 根據一般的說法,佛教在兩漢之時即經西域傳到了中國。但佛教的經典則是到東漢末年才開始譯出,當時主要的譯經者包含安世高與支婁迦讖。安世高所譯大多屬小乘禪觀之法,而支婁迦讖所譯如「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則屬大乘禪經。從此以後,禪學隨著佛教在中國開展,深深的與中國文化融合,終至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洪修平 1994


 三、太極拳與禪定的關係


心要達到靜慮,不一定非要坐禪,行住坐臥都可以是練習禪定的時機。只是坐禪在身體不動的狀態下,人一般較易專心地對付心念的躁動,但其他如行住臥亦有方法讓心靜默思惟,只是對於初學而言,者身體有動作時,心念較不易凝聚。但也因有身體的動作,所以訓練的過程較為有趣,而容易持續的練習下去,在不知不覺中就鍛鍊了對身心的基本控制力。以動作的方式來練習靜慮,太極拳無疑亦是方法之一,這是因為太極拳邉泳哂袠O多的規則,這些規則都是可以約束身心,使身心的活動不能逾越某種範疇。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要將身心安住在要領中,不能放逸是「靜」。隨著太極拳緩慢悠然的韻律,使心慢慢的結合其韻律,不急不躁,在安靜中依據要領思考,以正確的領導動作是「慮」。如武氏太極拳祖師- 武禹襄 先生(1812-1880[8]-在「太極十三式行功心解」中對於太極拳的心意應如何規範?及如何以心意領導動作?有簡短但精要的說明:「神如補鼠之貓,靜如山岳,動如江河。」、「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沈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切記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邉湃绯榻z,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此即是說:練習者的心意要像捕鼠貓般的全神貫注,但外表看起來又並不緊張;而且心要先啟動,身體才跟著動。如此,因有專注的心,動作才能環節相扣,不會錯亂、忘失。又因心的專注,精神才能安靜,而顯出安逸之態。武氏之說,雖然不是從禪定的角度來看太極拳。但其對練太極拳心意的要求,卻隱隱合於「禪」義-靜慮。因此,我們可以說,基於對太極拳練習者在身心方面的要求:要以心意為先,動作為後,且心要專注的方面來看,可以說太極拳是一種「動中禪」,是不為過的。但是太極拳畢竟是一種邉樱淠康氖且龠M身心健康。在太極拳邉又校m然可以訓練專注的意識,但意識主要是照顧動作,因此心念只是安注在身體的動作上,並未向心的深層去觀照,這與禪坐(以佛教的禪坐而言)的真正目的還是有一段差距。禪坐主要是要讓心遠離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的咦鞴爣c所認知的世界後,能進入深層的內心,甚至有機會突破無明,而悟入沒有生滅的境界中。所以太極拳雖說是一種動中禪,但僅只針對其有收攝練習者的心在動作上-靜,而練習者為讓自己的動作符合太極拳理而不斷的調整自己的思惟,使依拳理思考,動作才能正確-慮,這兩方面而言,是符合「禪」靜慮之意。並不是說太極拳在動中的「靜慮」,可以達到坐禪一般的深度與效果。


 四、太極拳的邉犹攸c


中國武術包含甚廣,一般大概可區分為外家與內家拳術兩類。外家拳術,勁力外放、動作快速、竄蹦跳躍、動作上下起伏甚大。而內家拳動作緩慢,勁力之發放由外露改為內蘊,大多只是在意念上咦鞫选燃胰驗椴挥昧Πl勁,因此不需閉氣,為一種有氧邉樱w內氧氣可隨著動作的全身周轉而達於全身。且又因動作緩慢放鬆,不需強大肌肉爆發力,即使老人小孩亦可練習,因此成為一種養生邉印L珮O拳即是中國武術中之一種內家拳術,在長久的發展中,已形成楊、陳、孫、吳、武等幾個主要派別。各派雖然動作不一,但均是在太極拳的邉釉瓌t與規律下所創建的。


 根據可考的太極拳歷史,太極拳正式出現於世,是在明末清初,由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王廷所創。後經不斷的改進,而形成陳氏太極拳。清末時,河北永年人楊露禪(1799-1872)將在陳家溝所學之陳氏太極拳,依據自己的練拳心得,改編為楊氏太極拳。(太極拳全書 1995)楊氏太極拳與陳氏太極拳最大的不同即在於:陳氏太極拳動作編篡的理念,仍然較偏技擊層面,因此每式動作均要發勁。發勁時,勁力快速而剛強;不發勁時,則圓活鬆柔,是以動作中,剛柔對比非常明顯。在楊氏太極拳中,則所有的發勁動作都以意念進行,並不實際發勁。拳架是在鬆柔緩慢的節奏上開展,因此呼吸頻率不會有強烈的改變,而且隨著外在動作的開合,會導致橫隔膜的收縮與放鬆,而漸漸形成腹式呼吸。一點也沒有血脈賁張及氣息急促的弊病。反而陳氏太極拳因為要發勁,拳式在配合發勁的狀況之下,時有閉氣的情況發生,因此,練拳時及練拳後呼吸無法維持穩定,而有喘息的情況發生,體能的負荷也相對較大,身體不佳及年紀長者,並不適合練習;同時,隨著發勁,心念也無法全然放鬆,不太符合禪修中對呼吸及心意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除了考量研究者在楊氏太極拳的專長,並考量楊氏太極拳緩慢鬆柔、老少咸宜特質,選擇以楊氏太極拳做為教學材料所進行的一項研究。


 1. 太極拳的邉釉瓌t-以意識領導動作,從而帶動內氣的週轉


太極拳邉邮且环N以意與邉咏Y合的鍛鍊方法,肢體的動作不過是意識的外部表現,所謂「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9]。在太極拳邉又校饕且詢仍诘囊庾R,領導身體的動作,因此在練習過程中可以培養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雖然精神高度的集中於動作上,但因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的的動作極為鬆柔緩慢,只要一式接著一式,以不斷的專注意識領導著動作即可,不須精神緊張。因此,雖然內在專注,卻又能外示安逸鬆靜,一派安舒。但要在練拳的動態當中長時間的維持同等強度的注意力,這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在太極拳中是以饒富變化的動作,來維持練習者的注意力,不使散失。太極拳因為是邉樱诰毩暼艿倪^程中動作不停的變化,使得練習者的注意力不是緊盯著一個不變的對象上,因而容易思緒紛飛。練習者的心意因為要照顧到不斷產生的變化,而每一個變化的過程又不長,使練習者的心必須緊緊與身體相連。即使思緒偶而飛走了,也能在稍後拉回,不然下面的動作就接不上。又因為每一個動作的變化都不長,因此練習者的心被變化吸引,而不致因為單調而陷入雜亂與昏沉,這就與坐禪不同。坐禪時,因為心只繫一外緣上,身體沒有動作,純粹依靠心意本身的凝聚。對於初學者而言,心意很容易被心中其他的念頭吸引,而形成所謂的散亂;或因心意集中的對象,單調沒有變化,以致注意力無法維持而導致昏沉。因此對於初習坐禪,常因散亂與昏沉而無持續練下去、或日常生活中,長苦於心思紛亂,又無意練習坐禪、或久習坐禪,動靜不平衡,需要邉诱{身,但所需的邉樱忠苁剐牟辉陝印^,還能在邉又欣^續維持心的平靜,不會影響日常坐禪進行的人們,太極拳即是一個可以兼顧以上各種需求的選擇,不但可以增強練習者的注意力,又能在練身中保持心性的安靜。


 當太極拳已練得鬆靜自然、動作正確連貫時,練習者一般就會體察到內氣隨著動作流轉的現象。(此內氣,根據中研院動物研究所陳章波教授用較科學的語言來闡述就是「力在液相中的傳遞」)。這是因為當心能在平靜沒有太多的雜思中照顧身體的每一個動作,意識已沒有緊張的狀態;又因意識要主動調控各個動作,因此精神雖平靜卻不致太鬆懈。在這既不緊張、又不鬆懈的情況下,氣的傳遞才會順利而不會中斷。此外,因為太極拳講究打拳時不用力,因此肌肉不會緊張,所以氣在體內傳遞的信息容易被察覺。由此看來,太極拳可以說是一種以心意領導動作、動作引導氣的意氣邉印_@使得練習者吸進來的氧氣(此即所謂的外呼吸),可以隨著氣在血液中的傳遞,順利經由微血管的擴散作用與細胞進行氣體的交換(此即所謂的內呼吸)。這樣的訓練可以讓練習者因為身體與意識的放鬆而造成氣血的通路-經絡-可以通暢,進而使得體內氧氣的交換狀態順利而無障礙,內外呼吸作用順利的進行,器官的獲氧充足,而身體的狀況也就因而得以改善。這是練習太極拳可以對練習者內外呼吸狀態與功能改善的原因。


 2. 太極拳的要領


太極拳的要領極多,因本研究是以楊氏太極拳為範本而進行的一項研究,因此以楊氏太極拳傳人 楊澄甫 先生(1883-1936[10]所傳的「太極拳說十要」為主要參考。 楊澄甫 先生是楊氏太極拳創始人 楊露禪 先生的孫子,其太極拳是由露禪先生的三子建 侯 先生(即澄甫之父)所傳。 楊澄甫 先生在「太極拳說十要」中列舉了演練太極拳的十大要領,即虛領頂勁、含胸拔背、鬆腰、分虛實、沈肩墬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等, 楊 先生在「太極拳說十要」中並對每一要領詳細註解。為求對 楊 先生的十大要領的理解不失真,以下摘錄 楊澄甫 先生「太極拳說十要」全文,並在之後再對其所提出的要領做分析與闡述。


1.      虛領頂勁: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  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


2.      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內涵,使氣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則氣擁胸際,上重下輕,腳跟易於浮起。拔背者,氣貼於背也,能含胸則自能拔背,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所向無敵也。


3.      鬆腰:腰為一身之主宰,能鬆腰然后兩足有力,下盤穩固,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故曰:「命意源頭在腰際」,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4.      分虛實: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皆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


5.      沉肩墜肘:沉肩者,肩鬆開下垂也。若不能鬆垂,兩肩端起,則氣亦隨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墜肘者,肘往下鬆垂之意,肘若懸起,則肩不能沉,放人不遠,近於外家之斷勁矣。


6.      用意不用力:太極拳論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太極拳全身鬆開,不使有分毫之拙勁,以留于筋骨血脉之間以自縛束,然后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蓋人身之有經絡,如地之有溝壑,溝壑不塞而本行,經絡不閉則氣通。如渾身僵勁滿經絡,氣血停滯,轉動不靈,牽一髮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氣即至焉,如是氣血流注,日日貫輸,周流全身,無時停滯。久久練習,得真正内勁,即太極拳論中所云:「極柔軟,然后極堅剛」也。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臂膊如棉裹鐵,分量極沉,練外家拳者,用力則顯有力,不用力時,則甚輕浮,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動,不足尚也。


7.      上下相隨:上下相隨者,即太極拳論中所云:其根在脚,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也。手動、腰動、足動,眼神亦随之動,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有一不動,即散亂也。


8.      內外相合:太極拳所在練神,故云:「神為主帥,身為驅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舉動輕靈。架子不外虛實開合,所謂開者,不但手足開,心意亦與之俱開,所謂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與之俱合,則內外為一氣,則渾然無間矣。


9.      相連不斷:外家拳術,其勁乃後天之拙勁,故有起有止,有線有斷,舊力已盡,新力未生,此時最易為人所乘。太極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自終,綿綿不斷,週而復始,循環無窮。拳論[11]所謂「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又曰「邉湃绯榻z」,皆言其貫串一氣也。


10.動中求靜:外家拳術,已跳擲為能,用盡氣力,故練習之後,無不喘氣者。太極拳以靜御動,雖動猶靜,故練架子愈慢愈好。則使呼吸深長,氣沉丹田,自無血脈賁張之弊,學者細心體會,庶可得其意焉。


此外,根據「十三勢行功心解」,另可歸納出三個要領:(一)中正安舒(二)往來有摺疊(三)螺旋邉印L珮O拳的身法,依十三勢行功心解是要「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此是說在太極拳中,身軀要保持中正,不能隨意前俯、後仰、左歪、右斜而失去重心,因為身體中正,才能讓各式的動作不會變形走樣。此外,太極拳邉诺姆椒ㄊ且癯榻z一般,我們在抽絲時,絲是在旋轉的狀態之中,所以抽絲是以直抽於旋轉之中。這種意象在太極拳中的表達,就成為肢體在動作開展時是以旋轉螺旋的方式。除了動作要旋轉纏繞,每一式的轉換間也要做到「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因為動作「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這使得練習者在練習太極拳時要注意,凡動作要向上、下、前、後、左、右時,均需先反向回復一點,此一點主要在意念上著墨,動作上不需表達的太為明顯。這樣的練習太極拳,不僅每一式的動作貫串流暢、沒有斷續,同時也讓太極拳在各式的轉換,也是以旋轉的方式進行。所以「邉湃绯榻z」及「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就成為達成太極拳,是以意領導而節節貫串的一種螺旋邉拥倪動要領。


 太極拳的要領很多,主要是要實現太極拳是以專注的意識領導動作,達到可以讓內氣在全身週轉的原則。依據中國醫學,氣血咝械牡缆窞榻浗j。「經絡分佈周身,內連五臟六腑,外連四肢、肌膚、五官,構成一個縱橫交錯的聯絡網,聯繫人體內外各部分而起作用」[12];因此經絡在體內並不是以直線進行,而是迂迴婉轉的。太極拳是在為達到讓內氣在體內咝袩o礙的思惟下所建立的一種邉臃绞健葰馐且恳饽钜龑В虼嗽谝龑н^程中,專注的意識是不可缺少的-動中求靜。要讓內氣在體內靈活咝袩o滯,身體就必須放鬆,保持自然不用力的狀態-虛靈頂勁、涵胸拔背、鬆腰、沉肩墬肘、用意不用力、中正安舒等。太極拳動作的進行須以螺旋纏繞的方式,前進和後退亦要以圓弧進行,才能讓內氣在體內迂迴婉轉的經絡中順利咝校菪動、往來有摺疊。動作一但發動,就要一式接一式不能中斷,所謂「一動無有不動」[13]、「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14],內氣才能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流動-相連不斷、上下相隨。同時,動作要有開合,一開一和才能催動內氣不斷的咿D-內外相合。再來,動作轉換時,虛實要分明,內氣才會隨動作的虛實而左右不停的轉換、流動-分虛實。所有的要領就是在這樣的思惟下創建的。 武禹襄 先生在「太極拳論」中對太極拳的闡述亦能呼應這裡的說法:


 太極拳者,一舉動周身具要輕靈,尤要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跟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腿而腳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若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間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在意,不在外面而在內也。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銼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攘之速之而無礙。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原注云:此係武當山張三丰老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武藝之末也。)。」


 如此,練習者在這些要領的規範下,將身心活動依照要領來咦鳌r時不斷的將心意調整,使之就在這個規範下思惟及安住,才能正確的領導動作的進行。而動作正確了之後,氣才能隨著心意與動作無障礙的咿D全身,並配合外在動作的開合轉換,而在內部隨之鼓蕩,如此意氣才能轉換靈活。一如 武禹襄 先生在「十三式行功心解」中說:「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


[1] 依天台小止觀:「調息凡有四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也。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雖復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名氣相。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麤,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身安穩,情抱悅豫。」。此則是說呼吸有四相分別是風、喘、氣、息等。風相乃指呼吸有聲音,此種狀況的發生多是因為氣道不大通順所引起。喘相一般是肺部功能不彰而導致呼吸急促而結滯的外相。氣相雖然沒有前述二種狀況,但是呼吸粗大不勻。息相才是良好的呼吸狀態:均勻、細長而緩慢。


[2]


[3] 其他養生邉尤绨硕五、五禽戲、瑜珈體位法等等,相較於太極拳,動作與要領都要簡單的多。


[4] 五停心觀為小乘專為對治不良心念內觀的方法,其內容包含有不淨觀、數息觀、慈悲觀、因緣觀與念佛觀。不淨觀對治淫慾,數息觀對治散亂,慈悲觀對治嗔恚,因緣觀對治愚癡,念佛觀對治惡念思惟、境界逼迫。修習坐禪時依照一定方法的思惟,例如不靜觀中之九想觀是在禪坐中起心觀想所愛的人死相的種種變化,以化解人對表向的執著及解脫對色相的欲望。長期如是觀想成功後,當面對引發自己慾念的人能很容易的觀想那人死後的種種變化,而能成功對治內心對色相的貪著及因而所產生的欲念。


[5] 禪修地圖  達賴喇嘛


[6] 婆羅門教認為一切世間事物最高的體性為「梵」即大我,「梵」是永恆不變的。「我」即小我,是身體的主宰者,本質上等同於「梵」,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將「我」與「梵」結合,使小我與大我融為一體。


[7] 空性不是意識心所經歷的世界,是在止息一切感官與外境接觸後,反向觀照深層的心,在突破無明所進入的沒有分別的狀態。那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境界。


[8] 武禹襄先生,河北永年人。曾先後追隨楊露禪先生習陳氏老架太極拳及陳青萍先生習陳氏新架太極拳。後得王宗岳太極拳譜,十分專研,於太極拳愈有發悟。著有「十三式行功心解」、「太極拳經」等。皆其練拳之體悟,非常精要。其所傳之拳,既不同於陳氏太極拳,亦不同於楊氏太極拳,自成一派,後世稱為武氏太極拳。


[9] 出自武禹襄「十三勢歌訣」


[10] 楊澄甫先生,名兆清,字澄甫,以字聞名於世。生於清光緒九年,幼時並不喜拳擊,年近二十始從父學,但未深研,至父逝後,才日夜苦練,終成太極拳一代宗師。


 [11] 出自王宗岳「太極拳論」


[12] 科學月刊編輯小組327 p.198


[13] 出自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14] 出自王宗岳「太極拳論」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 3f 976a c 501013a oj.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