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魏坤梁
三、如何做到太極拳靜態的“含胸拔背”
如前所述:太極拳靜態的“含胸拔背”就是正常人體自然放鬆的胸背配合兩肘置於側前方的姿勢。對於沒有胸背部不良習慣或胸背部沒有畸形的人來說要做到是不難的。所謂胸背部不良習慣或胸背部畸形,主要是指人為故意的胸部前挺和駝背凹胸。
胸部故意用力前挺使得脊椎胸段正常生理曲度的微微後凸被勉強變直,甚至反向前凸而胸骨被迫前移,鎖骨和肩胛骨的外側端被迫後張,肋骨圍成的胸腔被壓縮;由於脊椎正常生理曲度是最自然的解剖結構,胸部故意用力前挺使得胸段各脊椎處於與其自然結構不相適應的狀態,各有關肌組織必須處於持續用力維持的狀態;胸腔被壓縮又使得呼吸不是處於最佳狀態,這種胸背姿勢既不利於人體的健康,又不利於氣沉丹田,因而不有利於太極拳的武術應用。所以,故意用力挺胸是太極拳鍛煉所必須要避免克服和糾正的。
駝背凹胸則使得胸段脊椎正常生理曲度的微微後凸被加劇,胸段脊椎的上段前傾,胸骨被迫後移,從而胸腔也受到明顯的壓縮,使得呼吸也處於不良狀態,顯然也是既不利於人體健康,又不利於氣沉丹田而不利於太極拳之武術應用的。所以,故意用力或懈怠懶散的駝背凹胸也是太極拳鍛煉所必須要避免克服和糾正的。避免了這兩種不良的胸背部姿勢,只要是自然放鬆,就是做到太極拳靜態的“含胸拔背”了。
有的人學練太極拳按字索義地理解“含胸拔背”,練拳時始終持續用力維持背肌向兩側張開,或兩肩頭強行向前裹合,甚至勉強使胸部向內縮,將這樣的做法誤當作了“含胸拔背”,使得胸背部肌群的自然舒松遭到了人為的破壞,不僅局部肌群容易發生慢性疲勞損傷,而且胸部內臟的正常生理活動也受到了不良影響,顯然是既不利於身體健康,也不利於武術應用的。這種所謂的“含胸拔背”違反了太極拳道法自然之根本性的原理,顯然是錯誤的。
四、太極拳動態的“含胸拔背”
(一)太極拳完全的“含胸拔背”
太極拳基本的“含胸拔背”還不是太極拳“含胸拔背”的主要內容,既有基本的又有動態的“含胸拔背”才是太極拳完全的“含胸拔背”。所謂動態的“含胸拔背”就是在基本的“含胸拔背”基礎上根據太極拳獨特武術反應有變化的“含胸拔背”。其實質是由於小腹運動和“命門後突”等所引起的胸背部變化。太極拳的手臂活動除了借人之力,就是依賴於由下而上傳遞的、由脊而發的“氣”或“勁”。要使得手臂得到這樣的“氣”或“勁”,就必須借助動態的“含胸拔背”。所以,練太極拳凡是有手臂動作,就必然有動態的“含胸拔背”。如果一個人既挺胸又有手臂動作,其手臂動作大多就是手臂的局部骨杠杆性質的力量也就是“力”所作用的,那就肯定不是太極拳的動作了。動態的“含胸拔背”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就能夠掌握的,是必須通過長期堅持不懈之正確練拳、推手等的實踐和體悟才能逐漸培養而成的一種太極拳功夫。
太極拳基本的“含胸拔背”與動態的“含胸拔背”兩者是既有區別又不可分離的,基本的“含胸拔背”包含于、反映於動態的“含胸拔背”之中;而動態的“含胸拔背”則必須以基本的“含胸拔背”為基礎;沒有基本“含胸拔背”的自然放鬆,就沒有動態的“含胸拔背”。動態“含胸拔背”中的“含胸”和“拔背”兩者也是既密不可分又是有區別的,兩者密切相關是一經動態含胸,必然出現相應的動態拔背外形;而一經動態拔背,也必然出現相應的動態含胸外形;但是兩者各自“氣”或“勁”的傳遞路徑、主要工作肌群、適宜呼吸的配合、武術效果以及自身的感覺是不一樣的;而且,“含胸”出現的“含胸拔背”與“拔背” 出現的“含胸拔背”也是有區別的。
深度動態的含胸拔背也會壓縮胸腔,但胸椎脊柱上段並不前傾,脊柱始終幾乎是自然豎直的,並且不是長時間持續維持的,所以,對於胸部健康是不會產生有害影響的;胸肋關節、肋脊關節原本是允許有微小活動的,一般人幾乎沒有這種活動的機會,動態的含胸拔背則提供了這種活動機會,有利於這些關節的健康鍛煉、預防機能退化,另外,動態的含胸拔背使得胸腔發生了緊縮張弛的活動,如同接受按摩一樣,這些還有益於人體健康。
(一)動態含胸的概念
動態的含胸,其直接的解剖學機理是胸肌的工作引起胸骨、肋骨內側端、鎖骨內側端等的動態後移,是收腹(或稱斂腹)引起的,往往還借助於吸氣,有一個球從下往上滾壓的感覺,也可能有一個球從胸部一側向另一側滾壓引起胸部變化的感覺。如 顧留馨 先生在《太極拳研究》中所說的有“胸肌的上下左右地旋轉活動”的感覺。隨著太極拳功夫的提高,也如 顧留馨 先生在《太極拳研究》中所說的“日久自然會越含越充分”,也即胸骨等動態後移的幅度會越來越大了,深度的含胸可使肩鎖部位呈現明顯的弧形內凹。如將胸部比喻為是自行車的車輪內胎,背脊比喻為是自行車的車輪外胎,動態的含胸就象 葉大密 先生的弟子 金仁霖 老師所說的自行車的車輪打氣時內胎貼向外胎使得外胎向外擴張,即胸部動態地後貼引起自然豎直形態不變的背脊後移即後撐。實際上,練拳與推手中這種動態的含胸大多數情況下往往主要是感覺上的,外形不一定有明顯的反映,當然初練者外形的反映必定比較明顯,而隨著功夫提高往往外形變化會越來越不明顯。完成這種動態含胸變化十分關鍵的是胸、腹、腰必須放鬆,這些部位越放鬆,動態的含胸就越容易,外形的變化就會越不明顯。造成這種動態含胸變化的動力不是胸部肌肉的自主收縮引起的,其動力是因為“氣沉丹田”、“頭頂懸”之情況下發生腰的沉墜,從而引起一股勁力由腳而起經過腹肌上達引起的,有一種腹部從恥骨聯合上緣開始、由下而上順序依次後貼,因而有由下而上順序依次由內向外側擴張開來的感覺,兩肩有不由自主地既向下松沉又向外擴展開的感覺,其實這是所謂“裏開外合”的一種形式。因此,“含胸”的胸部主要體現為“開”,這是動態的“含胸”與動態的“拔背”引起的“含胸”不同之處。
動態含胸如果借助吸氣來促進就會更加容易,所以,動態含胸往往自然地配合吸氣;但動態含胸並非始終都要吸氣,可能有的動態含胸吸氣配合的時間需要長些,有的可能一吸即可。近代上海著名太極拳 家葉大密 先生1965年78歲時編寫的《醫療保健太極拳十三式》的第二章中寫道:“斂腹含胸是一個動作的兩個方面:斂腹是在吸息時將腹壁有意識地略為收縮,使和膈肌的收縮下降配合起來;含胸是緊接著斂腹,使胸部肌肉放鬆,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間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間稍微有內吸的意思。這樣可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擴展,有利於肺活量的增加。斂腹含胸時腹壓降低,丹田向上合抱,使內氣從尾閭沿脊柱往第四胸椎棘突間的身柱穴處提斂,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斂入脊骨’。”
不少太極拳前輩所說的“含胸”實際上都是指動態的含胸而忽略了基本的含胸,所以,有的太極拳前輩就認為“含胸”不是始終存在的,如 徐致一 先生在《吳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基本動作》中就說:“並不是任何一個動作都需要含胸”;顯然他所說的“含胸”是指動態的含胸,不是指基本的含胸。然而對於太極拳而言,自然放鬆的基本的“含胸”是要求始終存在的;對於基本的“含胸”,太極拳是不存在有些動作有、有些動作沒有的。動態的“含胸”可引起手臂的各種動作,可使人有手臂的各種動作是軀體變化的延伸和擴大這樣的感覺,真切地體會到 李亦佘 先生在《五字訣》中所說的“緊要全在胸中腰間變化”這種“以內帶外”的感覺。動態含胸可使以身帶手的某些腰胯轉動的幅度大為減少,在推手中能感到手臂局部沒有用力,然而又可使由腳而起的“勁”直通手臂,常能借助含胸而手臂既不用力又有力地有效捋化吸帶對方,可使對方的攻擊有落空感。動態的含胸對於太極拳是舉足輕重的,而太極拳所說的“含胸”主要也是指動態的。由此可見現代太極拳界有的人說“含胸不是隨著動作而變動的,是固定的”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二)動態拔背的概念
動態的拔背,其直接的原因是背部肌群的工作引起整條脊柱由下而上的後撐,但上部不後移,僅僅腰脊部有後移感,被稱為“命門後突”,因而有整條脊柱似乎變直而上頂下沉的感覺;動態拔背與撐脊是不能分離的,其實就是動態撐脊的一部分。從俯視角度看,深度拔背時,會呈現為兩肩向前運動與上背部圓拱弧形加強,背部斜方肌等被較大幅度地拉伸開,因而背部有繃緊的感覺,這種感覺就相當於兩手往前方伸懶腰整個背脊舒張拉伸開後撐的感覺。動態拔背程度越深,這種感覺越明顯。必須指出絕對不能將拔背理解為駝背而故意將胸段的脊背向後突出,使得從側面看背脊成了後凸的弧形, 金仁霖 老師指出:拔背的感覺就是古人所說的“氣貼背”。 楊澄甫 先生在《太極拳術十要》中就說:“拔背者,氣貼於背也”。可見 楊澄甫 先生此文中所說的“拔背”是指一定深度的動態拔背,並不是指基本的拔背。現代力學證明圓弧形物體的承重大於方形物體的承重,驟然變圓的拔背就反映了這一力學原理。拔背的外形在不少武術拳種中都有反映,李小龍在與人格鬥時就充分反映了拔背,當然這種拔背可能是持續不變強硬的沒有動態彈性的,雖然與太極拳的拔背有外形相似的共性,實質上還是有區別的。動態的“拔背”由於背脊不向後移動的反作用,可以使得兩肩向前運動,兩肩向前的裹合得到了加強,因此,動態的“拔背”主要體現了“合”。這是動態的“拔背”與這是動態的“含胸”所引起的“拔背”不同之處。
動態拔背如果用呼氣來促進就會更容易,所以,動態拔背往往會自然地配合呼氣。動態拔背也是由於懸頂、沉肩、沉氣、沉胯、“命門後突”、勁由腳起等形成的,也是“裏開外合”的一種形式。動態拔背尤其需要胯、腰與背放鬆,這些部位如果沒有放鬆,要使由下而上的勁力發生動態拔背就很困難,所以, 楊澄甫 先生再三強調要“松腰”。只有腰部十分放鬆,腰部發生“命門後突”的動態緊實才能具有向上傳遞勁力的功效。如果腰部總是堅實直豎,持續地“命門後突”, 由下而上傳遞的勁力就不可能由腰脊上傳了。所以, 楊澄甫 先生所說的“松腰”是動態拔背的重要條件之一。由於動態的“命門後突”和動態的拔背,自我感覺脊柱似乎是撐直了向上下伸展,會有頭動態上頂和胯動態下沉的感覺,而實際上頭頂的空間高度沒有向上升起,身軀襠部的高度也沒有下降。動態的“拔背”所引起的這種上頂下沉對撐的感覺也是動態的“含胸”所引起的“拔背”所沒有的。
對於動態拔背, 葉大密 先生在《醫療保健太極拳十三式》的第二章中寫道:“拔背頂勁也是一個動作的兩個方面:拔背是在呼息時使兩側背部的肌肉群如棘肌、半棘肌、骶棘肌等,由下而上地依次拉伸一下然後豎起身軀,則在脊柱第四胸椎棘突間的身柱穴處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覺;頂勁是緊接著拔背,由頭棘肌的作用,松松豎起頸項抬頭向前平看,頭頂百會穴處有淩空頂起的意思。……這裏應該注意的是:氣沉丹田是配合著拔背頂勁的動作,並不單獨存在,是意識引導丹田內氣的作用,不是用力屏住呼吸往下硬壓。拔背頂勁一般是在動作的終了或定式時行之,在技擊上是一個發勁的動作”。【未完待續】
來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12/07/7445017_155353233.s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