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 撫順 汪榮安
時下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已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我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認定太極拳是健身運動的最佳選擇。只要得要領、堅持練就一定會令你器官功能有一個大的改觀,收到意想不到的健身效果。九十年代初我有幸學到了中國武術名家馮志強創編的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我被那連綿不斷、行雲流水的“柔情”和那穿蹦跳躍、旋轉彈抖的“陽剛之氣”迷住了。後來,我成了他的入室弟子。我親身體會到了太極拳對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無窮魅力。
我一直在機關工作,身體不少零件出了問題,自從堅持修練太極拳後,逐步不治自愈。如今“古稀”有餘,身體硬朗。我的拳友中虛弱變強壯、肥胖變苗條、重病自愈、死裏逃生、越活越年輕的舉不虛勝舉。那些“富貴病”、心理因素症等,練上一段時間後就像換個人似的。太極拳的健身效果,習練者人人都有深刻的體會。
太極拳何以有這麼好的健身效果呢?中國首席健康教育專 家洪昭光 教授等學者都有詳盡的論述。我只談點實踐中的體悟:
1、太極拳是一種“有氧運動”,這是健身的關鍵,它可以防病治病。“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伏爾泰的名言。18世紀有位名醫說過:“沒有見過一個懶漢能夠長壽”。法國著名醫生蒂素指出:“世界上的一切藥物對身體來說都無法替代運動的良好作用”。所以,運動是健身的關鍵。世界著名健康泰斗肯尼斯·庫伯博士經大量研究寫了一本論述“有氧運動”的書。所謂“有氧運動”是指以有氧代謝提供能量的運動,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長,不致過度勞累,造成肌肉有負氧現象的運動。我認為,太極拳運動是最好的“有氧運動”。因為它最具運動與人體各器官的適應與平衡;最具呼吸與運動節奏的和諧。正如美國健康研究院院長麥塞爾博士說:“太極拳何以突然會在美國成為那樣新鮮而又普遍呢?個人以為有四個主要理由:一是太極拳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介紹若干動作和活動,進入這不動的、坐椅子的美國生活方式裏去;二是太極拳給我們一種文雅、溫和、不用力的運動,我們從醫學上研究,已認定了劇烈的運動招來不良的後果;三是太極拳給我們一種每日有規律的運動方式;四是太極拳和其他種種運動不同,因為它不僅是外部的,而且是內部的運動”。
適度運動是“有氧運動”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日前指出:“適量運動可以降低癌症等非傳染疾病的發病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安琪拉·博爾丁發現:有氧運動可以為大腦送去更多氧氣,從而提高大腦功能,促進腦細胞的再生。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早就提出:“體欲常勞,勞勿過極”的養生原則,他身體力行,享年101歲。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庭繼承祖傳之拳術,博採眾長,結合陰陽之理,參照中醫經絡學說,吸納古人健身精髓,將武術中的手、眼、身法、步與意識、呼吸和動作結合起來,創編了“內外和一”的內功拳。它符合適度原則。經調查,所有習練者無不有病祛病、強身健體,舒胸開懷,神清氣爽,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2、太極拳是動靜結合的運動,動中求靜、靜中有動,這是健身的真諦,它可以促進機體的全面自我調整。健康需要適度運動,這是不可爭辨的。但是,在我國以“靜”養生的思想歷來有之。《內經》有“靜者生化氣,動者苛疾起”,“靜則神藏,躁則消之”。佛家講坐禪養生。國外也有主張“超覺靜思”,“椅子坐禪”等養生之道。可見,“靜”對養生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分析,單純強調“動”或“靜”都有偏頗之處,過動則損,過靜則廢。因此,動靜相宜才是科學的養生之理。
太極拳把運動熔于清靜,把靜化於運動之中,動中寓靜,這是科學的養生方式。太極拳的“靜”是心靜,“動”是身體放鬆的動。“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一志凝神,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體松,要全身放鬆,即從頂至蹱,由內至外,完全放鬆沒有一點僵力。心靜體松是太極拳的本質要求,這對於一刻不停的運轉著的人的機體特別重要,這是一種高境界的積極的靠自身能力的自我調整、平衡陰陽的過程。行拳走架時全身進入天人合一、內外合一、形神合一的自然狀態,使全身氣血、經絡暢通,器官得到休整,疲勞消除、體力增強、心情愉悅、神經鬆弛。一位美國史慶 賴爾 博士說:“常常讓輕鬆愉快的情緒刺激著你的身體,便能使內分泌物質保持適度的均衡,鬆弛我們的精神和肉體。這樣我們就已經摸著了幸福的門路,我們會活得歡喜些、健康些,可能也長壽些。”國際知名的營養學專家浩塞爾在其所著《延年益壽,永葆青春》一書中說:“當你學會隨意鬆弛你的全身時,你已學到了不老的秘訣”。那麼,既要運動又要心靜體松,當然,是太極拳了!
3、太極拳是旋轉“九節”的全身運動,這是健身的基礎,它可以通經活絡,強筋壯骨。所謂“九節”即拳節、腕節、肘節、肩節、脊節、腰節、胯節、膝節、踝節等。太極拳稱之為“九曲珠”。人身肢體運轉,九節隨之盤旋轉動,如同一串珠子,節節貫通。這串珠子圍繞一條中軸線,即有33節組成的脊椎骨。骨內是骨髓,每節椎骨有一對神經通過,連接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脊椎上聯大腦,下聯盆骨,中聯肋骨。脊椎一動全身接應。練拳時脊椎上領下沉,節節鬆開,隨著拳勢像蛇一樣擺動、扭轉。拉動骨骼、迴圈、呼吸、消化、神經、內分泌等所有系統運轉。這是全身性的、由內到外的、柔和的如同按摩的運動。一動無有不動,周身協調,九節貫通,意到、氣到、力到。其功能是:外強筋、骨、皮,內強各器官的彈性和柔韌性。所有臟腑器官、腺體、肌肉、筋骨、關節、骨膜等都在運動中強化。特別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在心靜體松和舒緩的音樂聲中得到了運化和愉悅,這是緩解壓力的極佳方式。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赫伯特·本生博士花了40多年時間尋找 藥物之外的健康良藥,最終發現心靈的力量是強有力的工具,它借助“鬆弛反應”達到緩解精神壓力的目的。太極拳是當仁不讓的健康良藥。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因此,無論年老、年少,體強、體弱,都會得到最佳鍛煉效果的。
不僅如此,太極拳的外形動作是極其優美的。這種美,體現在肢體的陰陽闔辟,動靜剛柔,屈伸盈虛,內外開合,協調一致的形體曲線,美妙動人的優雅造型和富於節奏的韻律。它給人以視覺的衝擊力和審美的想像力。英國大思想家培根說過:“論起美來,狀貌之美勝於顏色之美,而適宜並優雅的動作之美又勝於狀貌之美”。習練太極拳者,正是充分享受著軀體適宜而變化萬千、豐富多彩的優雅動作之中,是何等的美妙心境啊!
4、太極拳是意守丹田的意氣運動,以意行氣,以氣運身,這是氣功養生的核心,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運動內臟,平衡不良心態。練太極拳要做到意守丹田,平心靜氣,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氣形神合一;以平和之心養浩然正氣,以虛靈之心養剛正之氣,達到修神養性的目的。
太極拳特別注重內氣、內勁、內功的修煉,以功為本,拳功一體。我的師父馮志強常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內功,就要培養和壯大人身“三寶”精、氣、神,精足、氣足、神足則內勁自足。內功的修煉關鍵是“拿住丹田練內功”。煉丹田,首要是“氣沉丹田”。氣沉丹田從醫學的角度講,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肺活量,據專家測定可達5000---7000毫升,而一般人肺活量只有3000---4000毫升。太極拳強調腹式呼吸法,這就加大了膈肌收縮力度,使膈肌充分下降,對胸、腹腔內臟器進行了良好的按摩,並直接推動內臟運轉,這對養生是特別重要的。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黃帝發明了“吐納術”。後來儒家的“修”,釋家的“禪”,道家的“導引”等各種養生術,雖說法不同,但都強調利用呼吸法,修煉丹田內氣而健身養生的。練太極拳的過程就是修煉丹田內氣的過程。要求呼吸要細、長、慢、勻,最大限度地深入丹田,練就內功、內勁,形成混元一粒丹田氣,進而達到神氣鼓蕩,氣血交融,迴圈周身。這種氣的運轉是內外合一,內外聯動,互為促進的。練到這種程度,打起拳來輕鬆自如、身心舒暢。運動一、二個小時,仍是心平氣和,氣力連綿不斷,神氣活現。老拳家稱:“裏面有情有景,外面氣象萬千”。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免不了有“不順氣”的時候,這種不良心態的存在,是影響健康的禍根。我國古代醫學就指出“大怒傷肝,暴喜傷心,思慮傷脾,驚恐傷腎。”著名長壽學家胡夫蘭德認為:“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的是不好的情緒和心境。”練太極拳,通過行拳走架達到全身心的投入,儘快融入無色無象、無聲無嗅、無端無形的一種空靈、寧靜的狀態,使身心充分鬆弛,與大自然和諧融洽,混然一體。你會忘掉一切煩惱,浮現無比美妙的舒暢感。久之心態平和,豁達大度。況且練太極拳多是集體練,自願組合,感情融洽,無拘無束,輕鬆自然,有說有笑,充滿生機和活力,愉悅心情占主導地位,健康之“意”和“氣”互為感染,會使你儘快融入積極向上、寬廣、樂觀的環境中來,儘快做情緒的主人。正如著名醫學 家黃樹則 教授寫道:“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會常在;你要是心境開朗,眼前就會一片明亮;······”太極拳養生之神妙,實非筆墨所能盡言。
5、太極拳的立身中正、陰陽平衡即“中庸之道”,是養生的標準,它可以使你的身體保持健康均衡的成長。“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儒家的道德標準。這種思想貫穿于我國傳統養生學之中,它指出,人體的一切生理值都要平衡。人體的任何器官功能,總是在一個最適宜的強度範圍內不偏不倚地正常運轉,既不能亢進,也不能低下。這是養生保健遵循的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和減少各種不良的內、外因數的侵襲,從而阻抑衰老進程,使機體健康成長。
修練太極拳最根本的就是平衡。《陳式太極拳圖說》開宗明義:“天地之道陰陽而已,人身亦然。顧人身之陰陽,往往不得其平,則血氣滯而疾病生,故練氣之術尚焉”。太極拳的每招每勢,無不立身中正,無過不及,這是太極拳的基本身法。修練太極拳,就是要使身體內外,包括所有器官保持不偏不倚均衡發育。平衡,則百病不生。而且,太極拳會增強身體的平衡能力和穩定性,不因失衡而摔跟鬥。我國著名中醫養生保健專家劉靜賢提出:“平和體質者養生要採取中庸之道,太極拳是平和體質者強身健體的最佳運動。”她還詳盡地論述了太極拳的健身功能。因此,練太極拳是使身體均衡發展的最好途徑。
太極拳可以治病強身,延年益壽,這不僅僅是習練者的體驗和社會認可,不少科學家、醫學家都有科學的驗證,如臺灣大學研究員、教授張肇平簡述太極拳:(1)加強肌肉收縮和骨骼關節之活動。太極拳的圓形動作,正是延緩肌肉、骨骼和關節老化的最好方法;打太極拳就是全身細胞總動員。(2)暢通心臟、血管、經絡、淋巴及呼吸系統。使各器官組織的供血供氧充分,改善新陳代謝,從而心臟各種疾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便少有發生。(3)使大腦皮層在運動中獲得休息,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最近又有人從新陳代謝的角度研究,發現有人打太極拳六個月後,血中白蛋白含量增加,球蛋白及膽固醇含量減少,動脈硬化症狀減輕。
我從練太極拳的實踐中體會到,太極拳不僅具有祛病健身性,還有藝術表演性,禦敵技擊性,體育競技性,文化娛樂性,以及廣泛的社會適應性。可以說,太極拳人人可以練,時時可以練,處處可以練。
偉人鄧小平1978年11月16日題詞“太極拳好”!
【網路轉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