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國內外到處教授太極拳的很多,練習的人更是成千上萬。但是如果要問為什麼太極拳名為太極拳,可能有不少人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有人可能說因為這個拳動作慢所以叫做太極拳。是的,慢似乎是太極拳的一個特點,但是太極拳不是簡單根據這個練習的特點而命名為太極拳的。


    為什麼現在要談這個問題,因為太極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項重要的文化瑰寶,是中國武林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現在又是全世界廣泛流行的一種健身運動。試想一想,人們對自己每天從事甚至終身從事活動的這個拳種為什麼稱作太極拳,自己從事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太極拳,是否有必要搞清楚。


    所以,要為太極拳正名。因為凡事都有一個正名的問題。名不正則言不順。下面的問題就談不清楚,邏輯就會發生混亂。正名就是要正本清源,否則眉毛鬍子一把抓,魚目就能混珠。拳既以太極命名,當然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太極,然後就可以進一步研究這個拳和太極的關係。


    太極拳源出於中國道教文化(注一),無極生太極。無極就是混沌。混沌空間無限,無邊無際;時間無限,無始無終。然後由於某種理性力量的推動,發生宇宙大爆炸,產生了宇宙星空。(這種現象和古人提出的無極生太極的理論是一致的)無極產生太極,就分出陰陽。說這種力量是理性力量,是因為由此而產生的宇宙星空運動表現得那麼有規律有秩序,比如說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又帶著月亮繞著太陽轉,都是那麼有規律有秩序的作圓形轉動,可以推斷這種爆炸不是無序的,而可以說是一種有如現在的定向爆破。當然比現在一般的定向爆破要更複雜和高級得多。所以說它是一種理性力量。


    我們現在不是探討天體物理學,而只是簡單涉及這種天體運動現象然後由此探討太極拳和這種天體運動的關係,以及由此來界定太極拳的名稱來源和它的不可混淆的含義。


    太極拳起源于古代先哲觀察天體運行不停旋轉的圓形運動而創造的既有益於健康,又能強身自衛,具有極高哲理,生理,和技擊力學原理的拳術。這種圓形運動的拳術必須有如月亮,地球,太陽旋轉規律那樣一環套一環,一動無有不動,綿綿不斷,陰陽不停相互轉換。因為它符合於宇宙天體的圓形運動規律和人體生命小宇宙對應于天體宇宙周流不息的規律,所以命名為太極拳。由此我們就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並因此而界定凡是稱作太極拳必須合乎這幾點要求:


1)它的運動形式總體上必須是圓形運動。


2)這種圓形運動必須有如太陽,月亮,地球旋轉運動那樣緩慢柔和綿綿不斷,首尾無端的。(除了起式和收式以及中間過渡告一段落的十字手),


3)這種圓形運動必須是上下相隨,一動無有不動,環環相扣。


4)這種圓形運動必須是不停的作陰陽相互轉換。


5)這種圓形運動必須是以老子的“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以天下之至柔,馳騁於天下之至剛”作為指導思想,就是至柔有如嬰兒,愈柔愈有生命力。


不能表現半點剛強,目的在於返老還童,健康長壽。


此拳歷代師祖口口相傳系創自武當張三豐,張三豐傳王宗岳,王傳蔣發,蔣發至陳家溝傳陳長興,由陳長興傳楊露禪拳譜中張三豐的《太極拳論》後面注明:“此系張三豐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明確指出太極拳的目的在於返老還童,健康長壽。(注 二)


這樣,掌握了以上幾點原則,就可以看出:


1)凡是運動形式不作綿綿不斷的圓形運動的,不合乎天體循環運動規律的不能稱為太極拳。


張三豐祖師在《太極拳論》中說“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就是說在太極拳運動中必須是圓形運動,不能有一部分突出或者癟進去的地方或者與圓形運動不相協調的動作。


其次“勿使有斷續處”就是說在太極拳運動中不能有停頓,或時快時慢或快慢相間,表現得斷斷續續。時快時慢,快慢相間就是斷斷續續,顯然不是太陽,月亮和地球那樣平滑協調的圓形運動。可以想見如果有人在作太極拳運動中忽然與整個身體不協調的出拳,蹬足都是使運動斷續,停頓,那麼他打的太極拳就不合乎太極拳的原則 應該加以改正。如果不是個人運動中不合這種綿綿不斷圓形運動的要求,而是原來在套路中就編排規定有這種動作和運動,那這種套路就不能稱作太極拳,因為它不合乎太極圓形運動“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的”的原則。


2)凡是運動形式不是環環相扣一動無有不動,不是上下相隨,而是一動其餘不動,或下面不動而僅僅上面動,如下面雙腿或者腰腿固定不動,上面單獨出拳,那就完全不合乎太極拳的整體運動的原則。如果有人在打太極拳時有這種動作,那他的動作就不合乎太極拳的原則,就應該加以改正,如果在套路中原來就編排規定有這樣的動作,那麼這種套路就不能稱作太極拳。


3)凡是在運動中不能作到太極陰陽不斷相互轉換而是虛實不清,陰陽不分,那就不合乎太極拳的要求。如雲手,正確的做法是上面手在綿綿不斷作圓形運動,下面兩腿在作馬檔而不停地把重心由一腿轉到另一條腿,也就是不斷的的轉移重心,不停的轉化陰陽虛實。反之,如在拳路任何動作中需要作馬檔動作時,兩腿不是不停相互轉移重心 而是兩腿固定不動作一種死馬檔,把身體重心在一個相當時間裏放在馬檔中間,下面馬檔固定不動,光上面動這就不合太極原則。因為


1,兩腿不是一陰一陽,虛實轉換,而是雙實,雙腿共同承擔重量也就是雙重。兩腿分不清虛實,也就不合太極分清陰陽虛實的原則。


2,兩腿固定馬檔不動,也就是下身不動,只有上身動。上動下不動,也就不合乎太極一動無有不動總體運動的原則。


3,張三豐祖師在《太極拳論》中說“ 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需完整一氣”,這種死馬檔下面兩腳兩腿固定,中間隔斷於腰以至上身與下身脫節,完全不合張三豐祖師〈太極拳論〉中環環相扣完整一氣的要求。


套路中大量出現這種典型的雙重,上下不隨,上動下不動,與太極理論,虛實分清,陰陽轉換,上下相隨,一動無有不動,明顯不合。這種套路當然不能稱為太極拳。


4)凡是在太極拳運動中忽然作爆發性的動作,顯示剛強,破壞整體的柔和的圓形運動,就和真正太極拳的“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儘量求柔的指導思想背道而馳,這種顯示剛強套路的拳術和太極拳的求柔和沾不上邊,完全是兩回事,理所當然的不能稱為太極拳。


5)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呼吸問題:


如前所述,太極拳的誕生是古代道學人士研究宇宙規律與生命規律關係的一個結晶品。為了把問題說清楚,這裏不得不多花點筆墨。古代道學人士體會到排除外界干擾,修身習靜打坐調息對身心有益。在靜坐中呼吸最好作到深,靜,細,長,所以老子《道德經》中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在靜坐之餘需要肢體活動,作為調劑以免發生阻滯。這就是通常所謂動靜雙修。怎樣作這種肢體活動呢?古代研究生命規律的道學人士都是從宇宙規律,從觀察天地日月的運行中去尋找方法。所以很多古典道籍中都有這樣的論述。如著名道學人士呂洞賓在其《百句章》中說“觀天之大道,執天之運行”


古人發現月亮上弦下弦滿月在不停的緩慢的旋轉中作陰陽轉換,因而把自己的活動也仿效這種緩慢的不斷改變陰陽虛實的圓形運動,這種緩慢的圓形運動更適宜呼吸的深靜細長,和靜坐時的呼吸是一致的。所以最早期的太極拳是以呼吸去配合動作。(有的道家在打坐中也有一整套根據月亮陰晴圓缺而調整坐功的方法,但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這種以呼吸去配合動作的太極拳目前很少人練習,而且不得真傳不容易練好,甚至可能出偏。張三豐祖師在《太極拳論》中,一開始說“一舉動周身需要輕靈,氣宜鼓蕩,神宜內斂” 就是要求以呼吸配合動作。


而另一種辦法是不管呼吸,只要作柔和緩慢的圓形運動,呼吸也就會自動配合動作深細均勻,同樣有益於健康。這就是目前一般流行的太極拳的呼吸模式,口似閉非閉,自然呼吸,只要動作均勻柔和,呼吸就能自然調勻。但是決不容許在套路中作強制性的剛強,斷續,各種干擾平靜呼吸與圓形運動不協調的動作。這樣,所以太極拳有益於養生,打太極拳的時候,可以打到出汗但是心不跳氣不喘,呼吸平靜柔和。而一動無有不動,全身都處在活動狀態中更有利於呼吸平靜地推動血液均勻地周流全身經脈。


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知道有人在打太極拳的時候下身不動上身猛然出拳表示剛強,不僅外表不合太極拳致柔之道,上下不合,而且因為猛然出拳,勢必先要屏息努力,這更是違背太極拳“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的均勻呼吸原則。同樣,時快時慢,快慢相間的套路,其內在呼吸也不言而喻,肯定不是均勻細長,而是時緊時鬆,完全與老子的教導“專氣致柔”的呼吸原則不相符合。凡是武術都知道呼吸的重要性,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如果我們承認“專氣致柔”均勻呼吸的原則是太極拳呼吸的指導原則,那麼人們很容易識別那種時快時慢,快慢相間,猛然出拳,蹬足不合乎太極拳呼吸原則的套路,並不是真正的太極拳,因而也就不得不將其排斥在武當正宗太極拳門牆之外。


    以上簡要地說明掌握了以上這幾個原則就使人們容易判斷別人,也可以自己研究自己,所練習的拳是不是合乎太極拳應該遵循的原則 是不是真正的太極拳。


下面再探討一下幾個與此有關的問題。


1,推手問題,有人認為練習推手就是太極拳,這是一種誤解,因為推手不是太極拳專用的訓練方法,有些拳種不是太極拳也有自己的推手方法。甚至還有這種人,他們不練習太極拳甚至什麼拳術也不練習有時也會跑來和練習太極拳的推手切磋。


2,功夫問題,有人會問雖然他所練習的拳不合乎真正太極拳的原則不也出功夫嗎?當然,練習某一種動作,下一定努力是會出一定功夫的,凡事付出一定代價是會有一定收穫的,但這不一定是太極功夫。我們現在討論的主題是什麼是真正太極拳,而不是討論練習不合太極原則的拳術能不能出功夫的問題。其實,內行都知道,真正內家太極勁路與外現剛強拳術的勁路是不一樣的。此文只是供一般社會人士判斷和識別什麼是真正的太極拳,因此進一步的問題有機會將另行文,現不在此詳述。


     總的來說,掌握了太陽,月亮,地球這種柔和圓滿自轉公轉,一環扣一環,綿綿不斷,上下相隨,虛實分清,陰陽轉換,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的圓形運動的原則和形象,掌握動作儘量松柔,呼吸遵循“專氣致柔”均勻深長的指導思想就容易判斷一個拳種是不是真正的太極拳。嚴格的說,不是任何一個拳種自己可以隨便稱自己是太極拳的。


 


 本文來源於 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252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蔡老師 的頭像
    蔡老師

    永年太極武禪(蔡記祥的部落格)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