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極拳中所用的意,它的運行立體路線亦是走的太極圖,很像一個鋼球或棒球上的接合縫。同時,太極拳的一動就有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當中又要分清虛實,所以“意”一動也就要成一圓圈,而這圈是根據王宗嶽說:往復須有折迭”,進退須有轉換”的這句話,通過實踐則形成了太極拳所獨有的特點。現以俯視圖說明如下:圓中s形掉頭,即所謂折迭處,圓周上小圈即轉換處。實際上轉換小圈的數目並不一定。


  所謂意的路線就是波頭的路線,由俯視圖所見。在每一瞬間,波頭對上或下,左或右,前或後的三個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動力。這種推動力,接著便傳遞到相應的氣脈中去,從而使這個氣脈也反映了和這種路線相仿的虛實變化。這些虛實變化又通過無數脈絡,最後在骨肉上反映出來。由於意的靈活具有無窮的可能性,而且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得過,所以實際上已不需要,你也不能再在虛實變化的策動力方面加以任何改進了。不過若是再提高一步的話,那就是乾脆連意的策動也一併取消。這又是怎麼說呢?老子說,“複歸於自然”,便是這個境界。


  歸納起來說,關於虛實的初步練習,實際上完全是重心轉移的問題。中級階段的虛實開始和氣結合起來了,也就是變成了中氣轉移的問題;到高級階段,在重心和氣方面,幾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和勁頭方面來分虛實。最後,不分虛實而自有虛實,方為最高。至於人的心意比電磁反應當然還可能靈活到無數倍,實際上也沒有任何人工的調整裝置能夠趕得上。問題只是在於如何把被調整的氣和骨肉逐步跟上去。


左起右落的躋維變化


  一個螺絲釘朝右轉便降下去,朝左轉便升起來,這就是左起右落。螺絲釘為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呢?因為一般人做事都用右手,而右手這樣轉時,便覺順遂得力。這又是什麼道理呢?很多人會以為這不過是習慣,假如從小左手用慣了,還不是一樣嗎?實際上,也確有少數人從小就用左手拿筷子的、甚至還有用左腳踢球的呢。其實這不完全是屬於習慣,這主要是人身內的中氣向左或向右旋轉時,有著不同的效果所致。男的右轉時為開為蓄、左轉時為合為發,女人則反之。使用左手左腳到底還是少數。這種規律,每個人都可簡單地試驗來證明,除了轉螺絲之外,也可以用左手或右手,反復地抽回來打出去,就可以明白哪只手比較得勁了。這就是中氣轉動方向,對於用勁的性質有著絕對的決定作用,也就是左右對起落有個絕對的關係,而不是相對關係。但是一般人也許還感覺不到中氣的活動,也就一時難以理解。從中國古代有關醫療或氣功的書籍中,便可見到“男左女右”“男則左轉、女則右旋”等等的說法。這個規律雖然早被發現,且又記載得如此明確,但由於只有極少數人留意到它,而且,也只有更少數的人能夠從自己的身上求得證實,所以它幾乎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如要教人承認這個規律,最好請他自己練功夫,練到某個程度,自然就心領神會,而不需任何解釋了。正因為一般人都易於把左右的活動看成是完全相對的,所以這個規律在練功夫方面就顯得特別重要,必須把其搞清楚。


  中氣在丹田內做向左或向右的旋轉時,它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果來呢?這就是由於主宰一身左右之陰陽礄脈的作用。礄脈之所以稱為躋脈,因為它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例如中氣向前轉,會對前面的任脈起推動作用;中氣向後轉,對後面的督脈起作用。但對礄脈來說,情況就不同了。對男人來說,中氣向右轉時,並不是對右邊的陰陽躋脈都有推動力,而是根據中氣本身左起右落的自然規律,以及礄脈陰升陽降的特點,只對其中的陽礄有所推動;而且還不是只對右邊的陽躋有推動力,對左邊的陽礄也有推動力。同樣,中氣向左轉時,不僅對左邊陰躋有所推動,同時對右邊的陰躋也有推動力(以上情況只在練拳到高級階段時才能自覺地完全如此;在初步時,中氣在丹田內還不能有意識地進行轉動,即使有點作用,也只和一般人一樣是屬於自發性的;在中層開始時,中氣只是晃動,一邊實,一邊空虛,即有一邊空虛,也就談不到任何作用了)。對陽礄的推動效果,就使得手足陽脈變實,陰脈變虛,而成為開或蓄的過程;對陰脈的推動就使得陰脈變實,陽脈變虛,而成為合或發的過程。練拳的同時,當然還有任督二脈開合的作用。至於和躋脈近於並行的維脈的作用,在此可以稍微說明一下。維者,維持調和之意。例如練螺旋勁的鬆緊,在一個開或合的過程中,往往有兩三個轉換或波動。由於維脈天生有一種“阻尼”作用,在“氣壓”激增時,起一種節制作用,而在其衰退時,則起一種遲滯作用,這就使它可以拉平波動,而使用勁平衡起來,很像電氣回路中濾波器電容的作用。中氣雖然對維脈也有直接聯繫,但是維脈還是作為躋脈的助手而進行工作的。氣的開合情況很像一個氣球,開時“支撐八面”如球的鼓起,對外有吸收的作用;合時“專主一方”如氣球之放氣,對外有衝擊的作用,這便是武術上“引進落空合即出”的原理。


  在練拳中應如何逐步配合利用這個“左起右落”的規律呢?在這個規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個問題,就是在架子的動作上所有的左右虛實,對於蓄發的關係往往不得不和這個規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於練氣程度的限制,要有意識地利用這個規律,也必須等到最後“丹田氣轉”的階段才行,而要充分發揮這個規律,則須等到躋脈打通迴圈以後才行。我們仍舊按練氣的三個程式來討論這個配合的問題。


  第一步,“練精化氣”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脈的上、下提放,這和丹田旋轉的距離不遠,還談不上由丹田發動礄脈的問題。在虛實方面,這時主要是重心的轉移問題。重心轉移只能根據架子的需要,不能根據“左右起落”的規律,若是一定要根據“左起右落”的規律來練,有時就不能利用重心的轉移來變化虛實了。


  第二步,“練氣化神”的階段。在氣的方面,所練的是任督脈的迴圈和丹田的晃動。其中丹田的左右晃動對礄脈是會有較大推動作用的,但這種作用只能為打通礄、維脈打下基礎,還不能使礄脈發揮正常的作用。比如中氣右晃時,其效果和右轉而開是顯然不同的。右晃時,右實左空,右邊的陰陽礄脈便會全都充實起來,而左邊全都成為虛空,這顯然就不能達到開的效果。在虛實方面,主要就要靠這種氣的晃動來分,其對“左起右落”的規律所造成的矛盾,也和第一階段相似。假如一邊全實,一邊全空,並且是百分之百的晃動性質,那麼在左右轉變時,可以說是毫無開合作用的。實際上當不至此。在第二步向第三步過渡時,丹田氣便能轉了,這就開始要打通礄脈的迴圈,發揮出它的“陰上陽下”的特點,以便主要依靠躋脈,進行以氣運身,可逐步地由開合造成左右、前後的活動,而不再是由左右、前後的活動來造成開合。從而,也就可在虛實變化中保證不偏不倚了。


  第三步,“練神還虛”的階段。在氣的方面,各路氣脈,包括礄脈在內,都逐步走成迴圈,丹田氣也能逐步轉成了立體的太極圖路線。在這個階段裏,丹田氣向右、向下、向後轉時,對於也向下走的陽躋脈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後面轉時,雖然有向下的趨勢,但因尾間不通,加以吸提的作用,反而向上時督脈起推動作用,於是全身就造成了開。丹田氣向左、向上、向前轉時,對於邊向上走的陽躋有助長作用,同時向前面轉時,雖有向上的趨勢,但因手足發勁,氣都上走陰躋,加以呼吸的作用,故任脈氣仍降至丹田,全身就造成了合。此外,丹田氣本身也有個“右開左合”的特性,便也成為推動督脈而吸引任脈的主要原因一。


張與弛的關係與作用


  王宗嶽在他的拳論中說: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所謂蓄勁、發勁,正是一張一弛。張弛二字偏旁都從“弓”,可知是開弓射箭的意思。


  太極拳所講的“一開一合”,就是一張一弛。說到一開一合,便要懂得意、氣,若只從身形外面來看,就不免造成誤會。比如“弓”,它的開一合、一張一弛是相符合的,外形上一開一合,內力上便正好是一張一弛,故按外形可辨其張弛。但對人來講,比“弓”要複雜些,外形開合,內力張弛,就不一定都是相符的了。人身的張弛不以外形為准,而主要是以中氣或勁力為准的。勁和氣是不可分割的,氣在哪里、勁就在哪里。練拳中一吸一呼或一蓄一發時,中氣便一開一合,身體就一張一弛。所以蓄勁時不論身形開合,都稱開勁,同樣的,發勁也都稱合勁。開時如離中虛,外實內虛;合時如坎中滿,外虛內實。內家拳意氣為上,不重外面,所以徑說開合不說張弛,如按意氣來說,開合和張弛也是一致的。但初學拳時,不可能馬上就結合到氣,而只能先搞身體運動,開合難分,張弛易明,所以不如先談張弛問題。有人問“鬆開”不就是全身放鬆嗎?為什麼又要一張一弛呢?首先談放鬆問題,試想全身放鬆後,除了就地躺下之外,還有什麼其他可能呢?練拳既是一種運動,也就必須一張一弛或說一緊一松,只松不緊要躺下,只緊不松要僵住,其理甚明。其次,這句話是在解釋“用意不用力”這個要點時說的,因此要徹底瞭解這句話,就必須全面地研究“用意不用力”的解釋,方才不致誤會。不難看出,全身鬆開的目的是“不致有分毫之拙勁”,以便“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和“意之所至,氣即至焉”,於是得到“如綿裹鐵,分量極沈”之真正內勁。可見,全身鬆開是一張一弛中的總要求,而放鬆卻只是一個“弛”。其實只弛不張就會造成軟弱無力的後果。弓”要用時先要上弦,這在練拳也是一樣,必須“上著弦”,不能儘量放鬆,否則就沒有彈性了。主張全身放鬆的人顯然會搞錯,而且練法正好相反,不但不上弦,而且可能大大放鬆,只要仍舊站得住就行。這種張得不足而弛之太過的練法,最多只能造就一張軟弓,只在部分範圍內才具有弓的彈性。拳論雲,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才是正確的要求。此練法和放鬆的練法相反,但要求不斷提高強度,爭取做強弓硬弩。故在張的方面採取積極態度,只要彈性夠,儘量張好了。張、弛時要注意,必須留幾分勁,因為弛過度時,身便散亂了。當然,在弛的方面也要發展,以擴大適應性。重點仍應注意張的方面。


  張的幅度是個重要問題。依據上述意見,主要是個力量的幅度,而不單是距離的幅度。再拿弓來講,其張弛幅度最大時,射箭也最遠,但這個幅度在張和弛的兩端不免要受限制,張到某個程度時會折斷,而弛到某個程度時又會散亂,因此,這個幅度也就被限制在折斷和散亂的中間。在這中問一般距離內,不論是張或弛,弓體中力的分佈都有一個總的特點--均,也就是在每一瞬間,弓體中任何一點張的力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整個弓體在張弛過程中,每一點張力的增減率也都相等。在空間和時間的分佈上,張力都很均勻,這便是彈性物體的共同點。反過來說,若想保持彈性,就一定要注意“均”的問題。練拳當然要比開弓射箭複雜得多,但實際上完全可以通過同樣的概念來理解。因此,為了達到理想的效果,拳必須力求在均的條件下有最大的張和弛的幅度。


  說到這裏,我們把“均的條件下有最大幅度”的原則結合練拳來研究一下。假定是某一張固定的弓,其均勻程度和幅度是固定的,因而其強度(即最大的張力)是固定的,或是硬弓,或就是軟弓。但對某一個固定的人來說,他的均勻程度和幅度卻是可以變化的,而且練拳的基本目的也就是為要改進均勻的程度,以求成為一張可硬可軟的弓。那麼,在練拳中,應該先求均勻還是先求大幅度呢?這就要因人而異了。比方年輕人身體彈性好,就可以多練練幅度;年紀大的和體質弱的則不妨練練均勻,再在較均勻的情況下穩步地增加幅度。實際上在任何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均勻只是一個暫時現象(某一條件下的均勻),而不是經常現象,練拳當然也不會例外。增加幅度破壞均勢,再取得均勢,其最後目標還是均。


勁與力的區別


  上面所談到的“均”乃為天下之至理。可以拿來作為“內勁”的注解。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把鋼鐵等金屬加以特殊處理,使它們的組織變得更均勻之後,它們的強度便能增加到幾百倍甚至一千倍以上。或把食鹽這樣稀鬆的物質,冷卻到近於絕對零度,使它們的組織變得均勻後,它們的強度便也可接近於鋼鐵。所以從科學實驗來看,太極拳的發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也不是誇大其詞的。


  外家拳和內家拳有一個本質上的共同點,即兩種拳都是以一張一弛來運動的。但也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點,那就是內家以張為蓄,以弛為發,即所謂“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而外家拳則“以弛為蓄、以張為發”,正好相反。


  總之,不論什麼運動,脫離了一張一弛的規律是絕對無法進行的。而且,根據人身的自然規律,還總是在張時吸氣,而在弛時呼氣的。我們為了便於說明問題,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統一的用力都稱為勁,弛時呼氣便是內勁,一張一弛輪換而行,一內一外互為其根,可見決無外勁脫離內勁。也無內勁脫離外勁,關鍵問題只是在於起作用的是哪一種勁。用內勁作為發勁的稱為內家拳,用外勁作為發勁的便稱為外家拳了。所以內家拳並非只有內勁,而只是以內勁為用罷了。外家拳正相反。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統一的用力都直接的稱為拙力。它使人們的運動不協調,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牽制和抵消,這樣運動的效率當然就很差。例如舉重,一般初學的人就屏住氣往上舉,不但吃力,並且不討好,甚至還會扭傷。一般人在小孩時期的用力相當協調,也就是所謂整勁,漸漸成長後,在勞動或運動中培養成局部用力習慣,以後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練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的原因,便是要防止這種條件反射的局部拙力,而不是絕對不許用力。因此,談到用勁,便首先要克服局部用力的習慣,而這是很不容易的。


  按外勁或內勁的本身來看,它們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這算是勁,分不出彼此有什麼優劣。但如結合某種運動的具體目的來看時,就可以比出優劣來了。例如舉重,按這種運動的目的來看,顯然外勁就占了絕對優勢,你想把石擔往上舉時呼一口氣,那能行嗎?當然不行。一呼氣全身一松,石擔就有往下掉的可能,所以往上用力是不能呼氣的,呼氣是不合理的。再如打夯、推車,這就必須用內勁才行。人們在打夯時,總是唱起號子,以便加一把勁,這就是因為他們用勁時總是呼一口氣,若是用“悶口勁”來打夯,當然也就會不得勁了。還可以在物理概念上來說明一下內勁在武術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謂內勁就是以弛為用、以張為蓄的用力方式。於是從能量的變換上說,張就是能量的積蓄過程,弛就是能量釋放過程。如果需要一種頂勁、抗勁,如耕地、舉重等,就應在張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的增加引起了張力或壓力的增加,於是就克服了阻力而做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種打擊力、推動力,如打鐵、射箭、開炮等,就應在弛的過程中起作用,能量釋放的結果就使鐵錘、箭或炮彈得到必要的加速。因此,在技擊上講,用內勁就像開炮、射箭的推動力和打鐵錘的打擊力。用外勁則多呈現出頂撞或相互對抗的局面,最後是力大者勝。


       內勁的張弛蓄發,初練時比較粗糙,即所謂直來直去,不能持久,有停頓,身體上也會發生凹凸和缺陷。進一步即須曲中求直,圓轉運行,在一張一弛的過程中力量雖在不斷地變化,但速度仍可保持均勻,全身亦可始終保持鬆開,以滿足太極拳的原則要求。根據簡單的物理概念就可知道,在各種運動中,只有圓圈運動才能在外力變化的作用下仍可保持均勻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於圓圈運動的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鬆開狀態。至於太極拳所謂“ 四兩 撥千斤”和“以靜制動”,更是舍掉轉圈便不可能了。


  最後我們說,練拳的懂勁與否,主要的考驗就是對敵。下面就按一般常見的對敵方式,順次說明用勁的粗細。最粗的要數鬥牛,基本上都是拙力。其次是各種摔跤,在鬥牛的基礎上已經有了一些變化,而且其中也有粗細之別,如果是硬把人扳倒,這是外勁比較粗;如果能爽快地把人摔出去,內勁就比較細了。再其次是拳擊和擊劍,已開始講究步法和利用體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勁為主。然後便是少林拳,其身法靈便,拳沈腳重,歷代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還缺乏貫通而流於駁雜,以致仍難越出“手快打手慢,有力打無力”的範圍。所以欲達到“豈以力勝,快何能為”的程度,只有真正練好太極拳才行。一旦練到相當細膩的境界後,自然就會明白前人所言不虛了。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271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