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解--武禹襄 文章來源:網路轉載
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心爲令,氣爲旗;神爲主帥,身爲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呵成”、“舍己從人”、“引進落空”、“ 四兩 撥千斤”也。
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視動猶靜,視靜猶動。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須要從人,不要由已。從人則活,由已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
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黏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黏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往復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發勁須上下相隨,乃能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收即是放,連而不斷。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能黏依,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漸至物來順應,是亦知止能得矣!
太極拳解—武禹襄 注釋 來源:·北郵人論壇 http://forum.byr.edu.cn·
1.【身雖動,心貴靜,氣須斂,神宜舒。】
太極總綱曰:以心形意,以意導氣,以氣運身。
心—>意—>氣—>身,這個過程,身體外動需要氣的指揮,氣要收斂入骨,方能有運身之感,如何導氣,前提是心靜神舒。
2.【心為令,氣為旗,神為帥,身為驅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
宗師楊澄甫曰:“心為主帥以發令,氣為傳旗如聽命”
很好的解釋了“心為令,氣為旗”
即:這裏“神”才是主帥,“心”為旗語,“氣”是令旗,“身”是士兵,只有這樣上指下令,才能很好的配合無間。每時每刻都守此規矩,方有進境而有所體悟。
正所謂:“意氣君來骨肉臣”也。
3.【先在心,後在身。在身,則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謂一氣呵成,舍己從人,引進落空, 四兩 撥千斤也。】
楊澄甫曰:“凡走架子以心意為本,身體為末,即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之謂也。”
前輩的注解,解釋了“先在心”而“後在身”的先後順序。而如果在身,就不知手之所舞為何,足之所蹈緣故。正所謂一氣以貫而成,舍掉己身方可從人而我順(亂敵使之背),引敵深入,拳意落其空虛之處,才可運用“四兩撥千斤”技巧。
4.【須知: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王宗嶽《太極拳論》(後簡稱《拳論》)中述: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即:一動即分陰陽,一動即有虛實,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也就是說要一處動,則無一處不動,要節節貫穿,連綿不斷。是為“太極”。
而後半句“一靜無有不靜”,則反之,正所謂“合太極”,也就是練拳行架之伊始,如天地混沌之未開,無虛無實,非黑非白的境界。此為“先天”之境界,需在感知“太極”境界之後,達“練神還虛”境界時方能領悟。
5.【視動猶靜,視靜猶動。】
“視動猶靜”如行拳盤架或與人切磋,酷似“於無聲處聽驚雷”的境界,要充分體會——意動而心靜,外動而內靜,敵動而我靜。
“視靜猶動”如站樁或打坐,所謂“松靜”,亦即佛家所說之“禪定”的境 界——外靜如處子而內動如江海。
6.【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顧名思義:(做到以上這些,就可以)內裏鞏固精氣神,外在示人以安定灑逸。
7.【須要從人,不要由已。從人則活,由已則滯。尚氣者無力,養氣者純剛。】
手一搭必須做到沾粘連隨。是為從人;不可無視敵意之所指,而擅自盲目進退。從人,則靈活自如;由己,則呆板怠滯。以氣運身則避免了使用濁力,蓄養的真氣才可堅韌無匹。
8.【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以己依人,務要知己,乃能隨轉隨接,以己黏人,必須知人,乃能不後不先。】
前四句,須在“聽”上下苦功,太極講究“聽”,聽勁、聽氣、聽意,要通過打拳和站樁,才能讓神經末梢達到充分的滋養,方可做到“.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後六句中,前三句講“知己”,後三句講“知人”。盤拳求“知己”,須做到“慢、勻、圓、連”;推手尋“知人”,須做到“沾、粘、連、隨”。知己知人,才能隨屈就伸,不丟不頂。
9.【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黏依能跟得靈,方見落空之妙。】
楊澄甫言:“……虛領頂勁也。精神自然而連帶提起矣,亦即頭頂上有棚勁之謂也。頭頂上有棚勁,則可減去身之重量,其轉動自然輕靈,而無遲重之虞矣。”
“每一動作其身手均有主賓之分,如能隨機換意互為主賓,意之所至氣即隨之,是之謂靈,意左則左為實,意右則右為實,能如意而倒換之,意氣不滯住某一點, 是之為活,內中順遂,是之謂圓,能保順遂以倒換,亦即虛實之變化也。”
前輩之述備矣。
10.【往復須分陰陽,進退須有轉合。機由己發,力從人借。】
前兩句說:循環往復要分清虛實,進身退步要有運化(為左右動,為腰胯)折疊(為前後動,為腰胸)。
而楊澄甫前輩則強調步法之往復疊迭,曰:“運動至終點時,若再按之,非往即複,其往復中間必褶之,而往迭之,而複所謂意上寓下之謂也。進退之有轉換,乃足之褶迭也,故褶迭在步轉換.在步轉換者,顧盼之步也,即所謂步之進退須先顧盼二步為褶迭而後再進退也。”
要解釋後兩句,要先弄清楚武前輩的“機”為何解。
“機”,勢也。“得機”者,順勢也。先要將自身練成一個閉環系統,外力(或者階段更高者為外氣,外意,外神)為此系統的擾動或初始值,外力一來,“機”便觸發,能夠“順勢”作出原本所設定的反應。
其次要懂得何謂“借” 。
“借”層次也有所不同,最淺顯的“借力”,則是將敵之動能轉化為我之勢能,然後再隨心而發,可大可小。一般是,敵來一分,我還一分。若是較高階段,則可“借氣”,“借神”,這種“借”,比借力更佔先機,是將對方未轉化為速度的動量、未轉化為動能的勢能“借”過來,使敵摸不著頭腦,空感無著力之處。自此精修,遂達《拳論》中所雲——“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境界。
後兩句說:太極拳的“機”是自己設定而發動作用的。 當有外力來時,我氣機才啟動。我啟動之大小,反應之疾徐,全聽敵之來意。《拳論》曰:“動疾則疾應,動緩則緩隨。”我的得“機”得“勢”全憑敵力觸發,是為“力從人借”。
11.【發勁須上下相隨,乃能一往無敵;立身須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撐。】
“上下相隨”,“立身中正”,都是太極的基本要求,做到“上下相隨”,才能順勢而發而“一往無敵”、做到“立身中正”,才能“八面支撐”,穩如山嶽。
12.【靜如山嶽,動若江河。邁步如臨淵,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
啟首兩句講:太極動靜之勢,一動一靜,需要有山嶽江河的氣勢。
楊澄甫注:“靜如山嶽,言其形沉著不浮,一靜無有不靜,如山嶽屹立,所謂神宜內斂是也。動如江河,言其動作之波動不停起伏相間,如江河之滔滔不絕,所謂意氣宜鼓蕩也。”
居中兩句講:前進後退,精神要提起,要時時感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做人練拳亦如是。“運勁如抽絲”古來眾說紛紜,zp認為,不外“運勁”如抽絲般連綿不斷耳。(此句不敢詳述,有興趣者可百度之~~:)
末尾兩句講:太極蓄發,如同所有內家拳法一樣,先勢能,再動能。蓄則如強弓滿秩,發則如勁箭脫弦。
注意,這裏的“勢能”不僅僅是如弓般只有彈性勢能,而是多種勢能(重力勢能,分子勢能,生物電勢能等等)的合一。
13.【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運勁如百煉鋼,何堅不摧?】
楊澄甫前輩之述備矣——
人身之九曲,如拳節、腕節、腰節、胯節、脛節是也,行氣如九曲節者,乃所有之關節均須順遂圓滑如珠,行氣九節之中。即所謂節節貫串之功也,決無微米棱角致不便之處,是為至要也。 百煉之鋼,成繞指之柔鋼,"柔"非棉花之柔.可比之柔中帶鋼,外柔而內剛也,內剛柔由棚勁而產生,棚勁生於筋直之氣功。凡人運動能煉到百煉之鋼如繞指柔時,則身內之堅塊不化之處,莫不摧去無遺矣。
意思是:在運動時,人身體的每個關節都要節節貫穿,每一個細小的關節都照顧到。運勁則如棉裹鐵,剛柔並濟。
14.【形如捕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
楊澄甫注:
“運動時其形狀如高空捕兔的鵠,盤旋無定,此指精神之活潑,且活潑之中而有集注,並蓄勢待發,有似伏地捕鼠之貓,運機即發之精神也。” 前人之述甚是完備。 【未完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