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眾多的拳術中最有保健價值的首選太極拳。目前,此拳已被田麥久教授列為“中華綿緩健身運動”的主體。這個體系是從人體科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的,以養為主,養練結合,通過慢速度、小負荷、輕意識的身心協調活動,實現順應自然的恬淡閒靜的心理狀態,達到長壽的目標。來自這方面的研究報告比較多,現列舉幾例加以說明。


太極拳健身的一般原理


依據太極拳原理,人長壽要“順應自然”“虛靜守丹”。在不少拳種中都有類似的要求,但在激烈的對抗和運動過程中真正達到要求的卻很少。從某種意義上講,太極拳更符合這一要求。古人雲: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乃養生之都契也。演練太極拳正是在悠閒自得、靜心寡欲的基礎上完成的。另外,太極拳從創立起就與道家有著密切關係,二者都十分重視“養”。道家有“忘物以養心,忘情以養性,忘境以養神,忘色以養精,忘欲以養形,忘形以養氣,忘我以養虛,忘世以養道。無所不忘,則無所不養”等“忘字訣”,其基本思想是少凡情,脫俗氣,減人欲,淡名利。一言以蔽之,靜心寡欲,順應自然。


太極拳名家電圖研究成果


成都體院的胡懷中和張選惠在這方面做過研究,得出了“想像練習”太極拳時腦電與氣功狀態下和睡眠狀態下以及意識集中狀態下的不同區別。在想像練習太極拳全過程中,a波出現同步化和同化的有序性變化,即大腦皮質交替發生了興奮與抑制加強的變化。分析認為,想像練習太極拳時腦電的變化規律,是腦機能組合形式的交替呈現,對人的智力活動是有益的。山西大學李有甫測試了30名練太極渾圓樁的腦電波與丹田氣的節奏的反應,發現無論在功前、功中和功後,丹田的經絡波與腦電圖的a波均呈現明顯的同頻同步活動,丹田氣與腦波的節律和振幅有高度相關的一致性,證明氣沉丹田是直接改善意識活動的健身益智的方法


不同太極拳的能量消耗情況


上海體院陳文鶴和趙釜生對上海體育宮男性老年太極拳練習者,按楊式、陳式和簡化太極拳分組,測定練習時能量消耗的變化,結果是陳式(270)>簡化(124)>楊式(104)。同一拳式的不同架勢,能量消耗也不一樣,低架勢的消耗比高架勢多近1。陳吉棣也曾對少林拳和太極拳做能量代謝研究,結果發現,練少林拳的男女分別消耗69855卡/米<sup>2</sup>/分和87695卡/米<sup>2</sup>/分;而練太極拳男女分別為36567卡/米’/分和24554卡/米<sup>2</sup>/分。男性相差近1倍,而女性近3倍。原因在於少林拳以糖酵解供能為主,而太極拳屬於有氧代謝所以太極拳既適合年輕人演練,更適合中老年鍛煉。


香港 盧灶炎 先生研究認為,太極拳的主要功能不在於改善心肺的效能,它是一種結合意識呼吸、肢體以緩合松靜方式進行的運動,其強度僅為最高心率或最大攝氧量的60%,與西方研究“慢跑”過程達到“快感”出現的歷程相近似,因此太極拳具有減壓或降低焦慮的作用。


各式太極拳的內分泌對比值


我國科研人員曾請各流派男性太極拳師51(平均年齡69歲,練太極拳達30年之久,每天鍛煉40分鐘以上)為實驗組,不練拳的老人47(平均66)為對照組,17名成年男子(平均年齡為30)為成年組,並分6rj做垂體、甲狀腺、性腺等多項內分泌功能檢查,結果發現,對照組和成年組的靶腺功能下降而導致垂體增加促靶腺激素分泌,以應付機體的需要,但不可能使靶腺功能提高到正常成年人水平,而經過長期太極拳鍛煉的實驗組,垂體分泌的靶腺激素有很大程度的升高,同時也看到甲狀腺素為093±20納克毫升,雖然低於成年組,但明顯高於對照組;性激素睾酮為680±430納克/分升,其提高幅度與成年組持平。內分泌的增多,必然促進新陳代謝,進而推遲(延遲)衰老。


研究成果表明,太極拳在養生防治衰老方面確有自己獨到的功效。進一步開拓它的實用保健價值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在老齡化加劇的今天,其現實指導作用更加突出。作為保健手段的太極拳,將成為21世紀群眾體育的新時尚。結合高科技的應用,太極拳的保健功能會得到充分釋放,並與人的壽命聯繫更加密切,造福於全人類。


【網路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