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嶽在“十三勢行功心解”中第一句話:“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命意源頭在腰隙”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說明腰隙是太極拳的關鍵命脈,每一勢,每一動,都離不開腰隙的主宰;第二層說明人生命的源頭也在腰隙,可見腰隙在拳經裡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先要說明腰隙在拳中的重要作用,然後再說明何為命意源頭在腰隙?



  一、腰隙在拳中的重要作用



  腰在脊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五節腰椎組成的,由尾閭向上第三節,俗稱腰眼,就是指的命門穴,命門為九大關節中最重要的關節,旁有先天之本的兩腎,對應的是神闕穴(肚臍),下邊有氣海穴(丹田),俗稱人體性命之祖,是儲存內氣的地方。人的生命中有三寶即:精、氣、神。丹田氣是由精產生的,精生氣,氣生神,精是本源、氣是動力、神是主導。丹田氣的充實,可制百病,永葆強壯;丹田氣的強弱,可決定人的盛衰、存亡。由此看來,太極拳的功夫,就在於丹田氣的養成,而這種養成,只有在松、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全身松,先松腰,因此,練松腰就是太極內功的不二法門,也是進人太極門的唯一通道。



  二、何為命意源頭在腰隙?



  在諸多拳書裡,有兩種提法,一種叫“腰際”,一種叫“腰隙”, “腰隙”就是命門之間有空隙。我比較認可第二種說法,祝大彤老師對“腰隙”有獨到的見解,拳經提到的“腰隙”, “腰間”,隙者空隙,間者空間,都是空的,換句話說,就是“命意源頭在腰空”,說明太極內功需要空腰,人的生命也來源於腰隙,歷來太極高手的腰也必定是松腰、空腰。



  從人體的生理結構上講,帶脈、三陰、三陽經脈,皆從腰間通過,命門處有先天之本的左右兩腎,腎是儲精的。腰眼的間隙最寬,活動範圍也最大,可以前俯、後仰、左右搖擺,能控制全身的運動,所以太極拳要求“腰帶四肢”,“腰為主宰”,腰一動全身皆動,腰一轉全身皆轉。拳經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應該說明的是,腰的主宰不是用力主宰,而是用意、氣來主宰,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認為,練拳不是練手和腳的,而是練腰的,練腰就是練腎的,練腎就是固精,再深一步,全身松淨,不掛力操作,久練可以得丹田氣,這就是練腰固精,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這一運行過程。



  ()“腰隙”俗稱“腰眼”或“命門”



  《黃帝內經》稱“命門”乃生命之本,為元氣之根,水火之府,陰陽之宅,精氣之海,命之門戶,是人體陽氣之主宰,下通兩腎,上通心肺,中通肝脾,上貫於腦,下統生殖,內連筋骨,外連經絡,是五臟、氣血、經骨之源。



  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五液充,則形體賴以強壯,五氣盈,則營衛賴以調和。命門者,諸精神之所舍,元氣之所系,男以藏精,女以系胞。命門乃兩腎中間之動氣,乃造化之樞紐,生命之來源,陰陽之根蒂。命門有三大功能,一是元氣所系,生命活動之根蒂;二是藏精舍神,化精為氣,化氣為神,精氣足神煥發;三是助人繁衍生殖。故拳譜曰:命意源頭在腰隙。



  命門被喻為走馬燈之燈火,火旺則動速,火弱則動緩,火熄則寂然不動。五行由此而生,臟腑以繼而成。命門為元氣之根,臟腑之陰氣,非此不能滋,臟腑之陽氣,非此不能發。用現代的語言來表述,“命門”是人身之氣的發動機,火車頭。而丹田只是內氣儲存器。



  ()丹田氣是命門的真火



  丹田氣亦稱真陽、元陽、元氣、龍雷之火,它是人身中絕頂重要的東西,有它才有生命,故古人認為:一切陰(四肢、百骸、五臟六腑、氣血、精液)皆是靜止的,謂之“死陰”,唯獨元氣(命門之火—丹田氣),是靈動活潑的,有了元氣,人體才有生命,元氣越足,生命越健康,元氣弱,百病纏身,元氣絕,生命終結。猶如一列火車,車頭熄火,車廂停止。養生就是養元氣,萬物生長靠太陽,元氣就是人體中的太陽,他能光照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使百病不侵,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健康,只要元氣足,活到天年之久不是夢想。由此看來,太極拳的根本就在於丹田氣的養成。



  三、如何強壯腰隙(命門)



  拳經上有這樣一句話“有不得機不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說明腰腿上有了拙力,強勁。楊澄甫說:“腰是車軸,四肢是車輪,要想車輪轉的快,車軸多澆油,腰軸油滿方好”,我對這句話是這樣理解的:腰是車軸,要想全身輕靈,必須車軸靈活,要想車軸靈活,車軸必須多澆油,油就是松,所以只有松腰、空腰,才能增強丹田氣,要想敲開太極之門,不練松腰、空腰,是難進太極之門的。要強壯命門,必須松腰。



  四、如何松腰?



  如何松腰,首先去溜臀,把臀部的肌肉放鬆,不掛力,讓其自然下墜,不溜臀難以松腰,溜臀的同時,在虛領頂勁的引領下,命門以上脊椎節節上松,脊骨上拔,肌肉下沉,命門處自然會呈現“命意源頭在腰隙”的狀態。這種松腰的練習,不在力,全在意,經長久練習,腰會漸漸鬆開來。



  五、腰緊有什麼害處?



  如果腰緊,松不開,練拳沒有“纛”,沒有“軸”,沒有“主宰”,車輪也無法靈活。腰是呈上啟下的關鍵大關節,腰松不開,是一塊板,堵住上下通道,腳難以放鬆,踝、膝、胯僵緊,肩、肘、腕、手四大關節本力退不掉,周身掛力操作,哪那裡還有舉動輕靈、動分虛實、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用意不用力等太極拳絕妙拳藝。所以腰是重要之大關節,要刻苦練習,細心體悟,才會在松腰的拳藝上有所突破。



  六、腰松的初步感覺



  腰一松,臀部有膨脹感,身體重量象流水一樣從腹股溝,通過腳踝,流向湧泉,鑽人地心。何時勁鑽地心呢?往往是在虛腳提起的那一瞬間。像祝大彤老師說的那樣(虛中虛,實中實),當虛腳要提起之前,實腳再實一次,松腰、松踝、松湧泉,不是用力,而是用意使腳踝再松一次,使松腳產生向上的反彈勁,直達脊背,然後使貼脊之氣(),將虛腳徐徐提起,並送向前方。這就是“意氣要換的靈”的意思,也是腰帶四肢的運行過程。腰帶上肢運動還相對容易一些,腰帶下肢就不那麼容易,進一步體會到,腰松全身松,上下通,腰緊全身僵,氣血不暢。楊澄甫先生要求:不能有分毫的拙力,束縛我們的筋骨血脈。以上乃個人體悟,望太極名家、前輩指正。


 





來源http://taiji.hebei.com.cn/system/2013/04/23/01272538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