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好太極拳為什麼就那麼難?
沒學過太極拳的,總覺得太極拳不就是老人拳嘛,動作那麼慢,要學會還不是手到拿來的工夫,沒什麼難度。
如果只是來個簡單的肢體模仿,可能還不是太難,但當你要真正地去學會、學好太極拳時,你會發現太極拳比你想像中難多了
。一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你就是做不來,打出來很彆扭、很難看。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覺得這是因為太極拳的運動模式與其他運動不一樣。
太極拳要求:身體高度協調
太極拳講究 “手、眼、身、法、步”、
“上下相隨”、“周身一家”、“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三尖相照”、“外三合”、“內三合”、“六合為一” 、“以身帶手”、“節節貫串” 、
“分清虛實” 等一系列的要求。
這種全身上下綜合性的協調、外在的協調、內與外的協調、三維立體的協調、局部帶動全部、內動帶動外動、陰陽的此消彼長、綿綿不絕的變化,不經過多年的練習、揣摩,
是無法掌握融會貫通的。
太極拳行拳走架時,身體各部位往往需要同時以不同的甚至相反的運行軌跡去完成各自不同的動作,但各部位之間仍然需要保持高度同步。
太極拳的動作由局部發起帶動全身,但往往這些局部的部位是不受控制的,比如丹田、腰、跨、尾閭、肩等。
方位明確
太極拳打的是四正方和四隅方,不能含糊,不能非正非隅,也不是簡單的對準這八個方位,需要顧及方位的同時按上述要求,
高質量準繩地完成所需動作。
用意不用力
一般人都不習慣不用力地去運動,所以很難在動態下放鬆,一動就用力,一用力就僵,但一鬆就懈、就放軟。
記得住套路
有些人習慣性跟打,學了不馬上練,平時又少練,打拳時也不思考,一沒人帶就亂套了。對初學者的一些建議:太極拳不靠盲目死練,要多思考,多想細節。
要明白拳理、舉一反三、自我檢查、自我糾正。不急著打套路,多進行單式練習,反复練習,把所有的動作都做對,所有的細節都做到,做到位,打套路的時候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身體要保持中正,不要左歪右斜,前赴後仰。
要使上體端正舒適,必須首先保持下肢穩定。步型、步法既是姿勢當中的一部分,又是整個姿勢的基礎。經驗證明,很多人下盤不穩,並不完全出於力量不足,而多數是由於步型、步法不當。如果步子過小過窄,或腳的位置、角度不對,以及變換動作時虛實不清,勢必造成身體重心不穩。初學者必須把步型、步法的要求弄清楚,可以單練各種樁步和步法,先把身體重心的變換搞清楚。這樣既利於培養下肢的支撐力量,又能把主要步型(弓步、虛步、獨立步等)、步法(進步、退步、側步、跟步等)的要領掌握好。
初學時,在姿勢動作中要注意舒鬆自然。舒鬆不是綿軟無力,而是按照規矩,儘量把動作做得舒展大方。任何運動總是鬆緊、
張弛交替進行,太極拳也是如此。但是太極拳的特點是輕緩柔和,沉著自然,要求 “運勁如抽絲”。初學者往往理解不了這個要求,容易使用拙力,造成不必要的緊張,甚至僵硬,破壞了姿勢動作的端正
、穩定。初學打基礎時必須由舒鬆柔和入手,把不必要的緊張和生硬的僵勁去掉,姿勢動作力求舒展大方,自然柔和。
為了較快地掌握太極拳輕緩、柔和的運動特點,初學時注意動作要慢、要柔,用力要輕、要勻。當然,快和慢是相對的,不是越慢越好,不要刻意地拖慢。一般說來,初學者動作慢一些,用力輕一些,易於使動作準確,速度均勻,消除拙力。初學時如果動作不熟練,可以在姿勢之間稍有停頓,體會一下要領,邊想邊做。但是動作熟練之後,就要努力保持均速運動,起落轉換不可忽快忽慢、忽輕忽重、忽高忽低。
沒時間練習,則多默練,默練的好處是不受場地時間限制、不費力、可以重複又重複、把每一個細節放大,每一個動作都可以細加推敲,忘了掉了可以重新再來,身體各部位不需要全部都一起到位,速度可以任你控制,需要的時候也可以配上手腳來比劃比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