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導引功   文章來源:網路轉載


 


易筋經相傳為印度高僧達摩所創。宋元以前,僅流傳於少林寺眾僧之中,明清以後,才廣為流行於民間。從易筋經三字來理解,"易"是改變之意,"筋"為肌腱,"經"指方法,其意是通過鍛鍊來改變筋骨,使之強健的功法。目前,易筋經不但是廣大推拿人員強身健體、提高體力的練功方法之一,而且也是人們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常用保健功法。易筋經是一套身心併練、內外兼修、外練筋骨皮、內斂精氣神的醫療保健養生功。


練功中,每勢功要求儘量伸展、緩慢、柔和、肌肉放鬆,用力適度,切不可用蠻力、僵力。神態上要安寧祥和、精神內守、排除一切雜念。


 


主要作用


第一勢 韋馱獻杵:本勢是易筋經的基礎動作,主要作用是平心靜氣,安神定志,排除雜念,可消除內心焦慮,穩定不安情緒,對神經衰弱、心煩失眠有一定療效。重點是鍛鍊上肢三角肌、肱頭肌,增強臂力與懸勁。


第二勢 橫膽降魔杵:本勢主要作用是寬胸理氣,疏通血脈,平衡陰陽,改善心肺功能,對肺氣腫、肺心病、心肌缺血、共濟失調有一定療效。重點鍛鍊上肢三角肌,下肢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增強臂力、腿力。


第三勢 掌托天門:本勢主要作用是調理三焦、激發臟腑之氣,引血上行,增加大腦血流量的供應。對心肺疾病、脾胃虛弱、婦科病、腦供血不足、低血壓等有一定療效。高血壓患者,禁練此功。重點鍛鍊上肢各肌群、腰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增強臂力、腰力、腿力。


第四勢 摘星換鬥:本勢主要作用於中焦,上體轉動幅度較大,使肝膽脾胃等臟器受到柔和的自我按摩,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功能。重點鍛鍊屈腕肌群、肱三頭肌、肱二頭肌、腰肌、下肢屈伸肌群,增加腕力、臂力、腰力、腿力。


第五勢 倒拽九牛尾:本勢主要作用是舒筋活絡,可防止肩背腰腿肌肉損傷。可增強肌力,尤其是兩臂旋前、旋後肌群和五指的力量。


第六勢 出爪亮翅:本勢主要作用是疏泄肝氣,舒暢氣機;培養腎氣,增強廢氣,促進氣血運行,對老年性肺氣腫,肺心病有一定療效。重點鍛鍊上肢前臂屈伸肌群。增加臂力及指力。


第七勢 九鬼拔馬刀:本勢主要作用是增強脊柱及肋骨各關節的活動範圍,有利於疏通督脈,寬胸理氣,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對防治頸椎病、肺氣腫、腦供血不足等有一定療效。重點鍛練肱三頭肌、腰肌,增加臂力與腰力。


第八勢 三盤落地:本勢主要作用能促進大腿和腹腔靜脈血液的回流,消除盆腔血瘀,對腰腿痛、


盆腔炎等有一定療效,重點鍛鍊下肢股四頭肌、腰肌,增強腿力、腰力。


第九勢 青龍探爪:本勢主要作用為疏肝利膽、宣肺束帶,調節五臟氣機,對呼吸系統疾病、肝膽病患、婦科經帶疾患有較好作用。重點鍛鍊肋間肌、背闊肌、腹外斜肌、臀大肌、大腿小腿後側肌群,增強腰力、腿力。


第十勢  餓虎撲食:本勢主要作用為強腰壯腎,舒筋健骨,久練可增加指力、臂力和下肢力量,能鍛鍊腰腹肌群。初練時,可掌指撐地,在臂力增強的基礎上,再用五指、四指、三指、二指等撐地練習。


第十一勢 打躬擊鼓:本勢主要作用為醒腦明目、益聰固腎,可增強頭部的血液循環,消除耳鳴,增強聽力,並緩解脊背腰部緊張、疲勞。但高血壓患者,禁練本勢。重點鍛鍊斜方肌、背闊肌、胸大肌、肱三頭肌,下肢後側諸肌群。增強臂力、腰力、腿力。


第十二勢 掉尾搖頭:本勢主要作用為疏鬆經絡,強健筋骨,增強腰、下肢和手臂的力量柔韌性。本勢為結束動作,尚能通調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疏通氣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