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煉太極拳的九松十要一輕靈太極拳的拳理體現的是道家的哲理(現代哲學理念的一分為二),佛家的松靜(現代理念的心態平和),儒家的中庸(現代理念的和諧),理解了“中空道通”,再去學煉松柔功夫,又會有理可依。在煉習太極拳的過程中,身體只是載體,就如同汽車的發動機,它的總成是由每個部件組成,而每個部件又由每個螺絲連接組裝而成,每個部件和每個連接的螺絲都需要較好的品質,符合標準,才能夠使得汽車的發動機運轉正常。太極拳行拳走架的每一動勢就好比汽車的零部件,每一動勢的連接就如同螺絲釘,在習煉的過程中不能有一點疏忽,就如同零件的公差與配合,要瞭解知道每部零件的加工過程及要求,在加工中精細操作,才能在組裝中達到預期要求。
這麼多年習煉太極拳,到如今才真正的體會到,太極拳的“松”在練習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不松則緊,緊之則僵,僵之則滯,滯則不通,僵滯無法輕靈,無法輕靈就做不到圓活,就體會不到氣運身,感受不到天地人之合,人與自然融合一體的感受,在推手技擊中聽不到對方的勁,更無從談及粘黏連隨了。所以,“松”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是必須突破的一道關口。
“松”就是心神意念要鬆弛,安靜下來排除雜念,從頭、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腳、頸、胸、背、腹、臀等部位的各關節都要適應太極拳的規範要求,總結歸納為“九松”、“十要”。太極拳其根在腳,結合自己對前輩們練習太極拳經驗的理解和自己練習中的體會淺談一下感受,與拳友交流溝通,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指教。
一、“九松”包括:腳、踝、膝、胯、腰、肩、肘、腕、手
1、 “腳”為九大關節之根基,在拳論中詳細的指出“力發於足,主宰於腰,行於脊,由脊而膊,形於手指”。練就一雙太極腳,方可在行拳中如地植根,與大地融為一體,不踩力,不抓力,十指舒松。行拳如行雲流水,腳踏入地如春風拂柳,進步如履薄冰。
2、 “踝”與腳連接,也叫腳腕子。松腳不松踝會影響全身的放鬆,不能松貫到頂,就不能夠節節貫穿松貫到指。所以,在松腳的同時,踝不著力會有熱脹感,使得從腳向上,節節貫穿,周身松通。
3、 “膝”是太極拳關注的重要關節,它是大腿與小腿間呈上啟下陰陽變動之樞紐,因此在拳術中的應用也十分重要。在行拳過程中,膝的負載很重,不按正確的方法練習就會使膝受傷。吳氏太極拳對膝的要求弓步和坐步膝屈不過足大趾的大敦穴,臀部尾尖坐在後腳跟。“弓步”要求三尖相照,即鼻尖、膝尖、腳尖,前長三關,前腳實,而後腳虛,有入地之意無入地之力,於頂貫串對拉,三盤中正,目光平視神貫頂。“坐步”的關鍵部位要收腹股溝,形成腳底湧泉、會陰和百會要三點成一線,膝有不刻意上提之意,以松腳、踝自然提為準確,豎腰立頂,如此行拳膝不負重。
4、 “胯”在練拳中是老師經常提及注意的,胯不松致使身體上下兩部分的連接處形成僵點,在技擊中就會成為較勁的支點,措手便輸。往下松胯比較困難,很難找到放鬆點。松胯要與提膝、松踝、松腳貫串一起同時放鬆,使得“胯尖”以意往外兩側突出,然後意往下松,襠開一線才有效果,這個動作看不到外形,是在意念支配下進行運動的。切忌技擊時閃腰移胯,隨意扭動雙胯旋轉似跳,不能放鬆雙胯扭動也是僵滯。
5、 “腰”在太極拳的地位作用,先賢的經典著作中關於腰的論述為我們後來的學子學習太極拳的道路上提供了依據,使得在練習中更加深刻的體會理解“腰”在太極拳中的作用。在練拳中經常提到“松腰落胯”,到底怎樣松?如何去理解拳中的“主宰於腰”?王宗嶽的論述中有“活似車輪”、“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間”,“腰”為體之中樞,承上啟下溝通上身下肢聯繫的樞紐,是“九曲珠”中間的最大的一顆珠,如何進行腰部的訓練是練好太極拳的關要,多少年來的練習,加深了對拳論中“腰”的有關論述的理解。
“隙”在辭海中的解釋為“空”,腰隙乃空腰也,空腰視為沒有腰,就是拳家不應該有腰。在腰隙前形容語“命意源頭”,源頭乃發源地也。“間”乃在一定的空間,腰間視為無,可否理解為,“主宰於腰”的“命意源頭”是在“空無”中,而前輩還告誡後來練家“刻意留心”“空無”的“腰隙”“腰間”。在練拳的過程中,真正能夠守住這空無的腰隙是要相當的功夫。按照拳理拳法的要求,所謂沒有軀幹,既是肩以下胯以上,胸腹部位皆空,拳者感到沒有軀幹,而與其接手時讓對方觸摸不到東西,是空的。
在練拳時不想腰,不要腰,在做上下、左右、轉身的動作時,不要以腰帶手腳作腰轉身,而是以松腳松腰解之。轉身時腰轉不過去請不要轉,以松腳轉身,轉不過去在重心上找問題,在《十三勢說略》中有一句要言“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怎麼求?松腰松腿,除此沒有什麼其他良方。
6、“肩”在技擊訓練中,有肩靠一技,在太極拳的套路中,每動勢都離不開肩,外三合首既肩於胯合,肩於胯不合身不正,“沉肩垂肘”肩要松,“含胸拔背”肩要松,陰陽變轉松腰的同時肩要松,寒肩氣上浮,肩緊全身滯。肩在太極拳中的每招每勢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肩松沉不著力,在預備式時,當氣運到夾脊穴時,意松左右至肩,使肩開,鎖骨又感覺,有意向外拉,然後雙肩下松,下貫到肘,到手,有麻脹的感覺。
7、 “肘”滯上肢僵,肘自然下垂不著力就是,做動作時,肘形上提有下垂之意。外三合中有“肘於膝合”,肘不垂肩要緊,膝不松腳要僵,腳僵既無根。
8、 “腕”骨應鬆開,方可靈活,虛松不著力,著力全身受制,松腕要 配合松肩、垂肘、展指完成,手指節節鬆開腕自然舒松。
9、 “ 手”要舒掌展指,節節鬆開,在太極拳中的手形很多,有拳、掌、勾、指四種。在行拳中無論做那種手形,都必須做到節節松,意到氣到,“形於手指”。
二、“十要”包括:收臀、裹襠、收腹、腹股溝、展胸、空胸、(內吸左、右胸窩、)圓背、弛頸
身上的九大關節鬆開後,身體的各個部位亦應配合,適應放鬆,孤立的去松哪個部位都是很難做到的。行拳過程的氣是在意的引導下沿任督兩脈行于大小周天,所以,從臀開始論述。
1、“臀”部在太極拳中主身形中正,在王宗嶽的拳論有“尾閭中正神貫頂”的教旨。尾閭是脊椎的根部,又叫“尾骶骨”,位於長強穴。尾閭歪斜影響身形中正,太極拳要求身形中正,臀部下收,也叫“斂臀、溜臀”,其實就是臀部不要翹。臀部下收,會陰部位自然上提,呼吸自然深沉,直接影響裹襠、松腰、圓背、拔脊和“虛領頂勁”的完成,身體就會僵滯而失去輕靈圓活。行拳中當松到胯時,意想尾閭找前庭,胯自然鬆開,臀就溜下去了。
2、 “襠”在會陰的兩側,是任督兩脈的交會處,以圓襠、襠開一線為佳,會陰與百會穴上下呼應相對,拳家有“天門常開、地門常閉”之說,在技擊中常被對方“腳踏中門襠裏鑽”得勢,使得自己失利。
拳勢中的坐步和弓步的虛實變換,襠圓胯松步法自然變轉,襠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松襠的關鍵是裹襠,當不可著力以虛為要,酷似兒童的尿布濕巾,從臀部胯的兩側自下而上,從左右而中包住完成溜臀、裹襠的動作。
3、 “收腹”與溜臀、裹襠是緊密相連的三個部位,臀、襠松活腰空,背圓靈活不滯,虛實轉換開合自然,這是收腹之功效。“收腹”在練習中,就是丹田找命門,腹內松靜與氣沉丹田是否不協調,總有個的說法,太極拳家一般不提氣沉丹田,而氣沉丹田有悖太極陰陽變化,循拳理拳法遵道而修,丹田為練氣不存氣,練意不存意,練勁不存勁,使腹式呼吸順暢,兼有養生作用。氣、意、勁隨開合而變轉而運行,無留存。我的師傅講我們的師爺,太極拳名家楊禹廷,他的腹部、小腹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洞,周身摸哪兒哪空。他有“用腳呼吸”的教旨,從來不說“氣沉丹田”。
4、 “腹股溝”小腹兩側部位各有一條向下走向的溝,名叫“腹股溝”。它在吳氏太極拳中的身形、重心的變轉十分重要,吳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是單腿重心為“立柱式身形”,功法規範不容虛實不清,“弓步”要求“三尖相對”,即弓膝無過不及,不得超過大趾甲根部,鼻尖上下遙相相對,腳尖、膝尖、鼻尖成三尖相對之勢。而“坐步”的尾閭坐於後腳後跟部位,使得百會、會陰、湧泉在一條線上,動作的難度很大,只有吸松腹股溝方可準確的完成這一動作,實現豎腰立頂中正安舒。
5、“ 胸”含有空胸、展胸、收吸左右胸窩,松胸、含胸、空胸、展胸、是胸部放鬆的一個整體過程,難度很的大,含胸有的練拳者兩肩前傾或兩肩前合,又駝背之感,影響背部的放鬆,實質胸並沒有松下來。胸部的放鬆與肩松有關聯,展胸與松肩、垂肘同時進行,在輕吸胸肩的胸窩部位,胸就自然松展,聽勁有追不上的感覺,空洞之感。
6、 “背”是督脈從會陰向百會的自然走向,與空胸有關聯,空胸背部自然圓活,空胸脊椎自然節節上松到頂,有脹熱、粗大的感覺,整個背就像有氣在膨脹。在練拳的過程中,只有周身松而得,單練難如願。
7、 “頸”是十要的上端,刻意的“豎腰立頂”會使頸僵而不松,意太過氣上浮,影響空胸圓背,按要領兩眼平視,微收下頜,體會“虛領頂勁”的深刻含義,自己的理解是:百會領,脊椎頂,周身放鬆,由頭頂天,腳入地之感。
三、一輕靈
“虛領頂勁”“滿身輕靈頂頭懸”,神、意、氣、勁的整合對初學者來講很難掌握,“頂”以虛領為佳,在練習的過程中以精神意念虛領,不要再去“提”“領”“懸”,就“虛領頂勁”來講,也不是單一孤立的就能夠完成動作要領,在完成每一動勢的過程中,必須做到“滿身輕靈頂頭懸”才會神貫頂,自有一種新的感覺和“味道”。
在理論與實踐的授課中,把太極拳理法、技擊結合中醫學,以及在幾十年習練太極拳過程中的感悟毫無保留的教授給大家,讓大家受益匪淺,瞭解了真正的太極,真的好感動。在對“七星”(頭、肩、肘、手、胯、膝、足)的講解中,把每一動勢動作的要領作用進一步細分化,使之每一動勢的完成是由多個動作要領組合而成。例如:“頭”就有三個解釋,在太極拳的起勢中包括,提檔吊頂、豎腰立頂、滿身輕靈頂頭懸。所以,在繼承傳統太極文化的同時,更要學習前輩們博大精深的太極理念,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感悟和體會太極文化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4013.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