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練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勢放鬆,穩靜心性,修養腦力,清醒智慧,深長呼吸,氣沉丹田等。


    太極之氣沉丹田怎樣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須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


  在練時,先將全身放鬆,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繩拴在肩上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


  所以太極拳練法在未出勢之前,預備式中就先要松身心、靜思想,以養神經上的虛靈為第一要著。


  練太極拳的功夫,在預備勢時,就一定要使身心穩靜下來,真穩靜下來之後再行出動。尤須注意的,是在動的時候,更要保持其穩靜,不要將穩靜的情形分散了,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記切記。


  在練時,穩靜安舒,心神泰然,反聽觀內以審身心之合,這才是練太極拳功夫的態度,否則雖表面似太極拳,實則非太極拳功夫也。  


  怎樣才能作到靜?一要身樁中正,二要呼吸舒適,三要心性放穩,四要一身松淨,松勻。如能長久持此思想,就能一點一點的作到真的穩靜了。


  在動時,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腰脊率領,牽動四肢,綿綿軟軟,松松沉沉,勢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


  在呼吸方面,務須深長,使呼吸趁著緩和的動作鼓蕩,又要使緩和的動作,趁著呼吸的鼓蕩開合,並須要作得自然而順隨,這才是正確的練法。  


  初學時 ,其呼吸是要舒適自然,不必注重配合動作,只是身放鬆軟,心放穩靜 ,呼吸任其自然足矣。以俟架子找順打熟,其呼吸自然就會自己找配合了去,如以水潑在地上,水自然的就會低處流去也。斯時若不自然的呼吸配合動作開合,就不舒適不自然,不順勁,故不要去注意。


  如一勢之開,不但四肢開,而心意胸脊必先為之開;如一勢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為之合,凡一切動作必須由內達外,所以稱為內功。


  極拳的功夫,只靠操練還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須緩慢,必須穩靜,如不緩慢穩靜,就悟不出去,悟不進去,就找不著太極拳的味道。學者須特別注意。


  我過去練功夫的經驗,只要周身鬆開了,氣自會沉下去,日久則內勁自生,腳下也會沉穩。


  所謂神者,周身虛靈之氣勢,莫測之動作,輕快變化之謂也。非咬牙瞪眼,努力使氣之說。所謂氣者,呼吸沉著之氣,非青筋暴露,鼓包起塊,強行呼吸之謂。所謂體者,穩靜安舒,動作輕靈之謂。非打樁,打沙包,排打周身,以及碰胳膊,撮手指,捶肚皮一般麻木神經之謂。


  如練時拳意不上手,是身勢不松,上下不隨,內外不合,呼吸不舒故耳。


  拳意如何找?在鬆軟穩靜上去找,放清醒,放靈感,放舒適去找,穩穩的,靜靜的,日子久了,拳意自會到了手上,如滿身帶勁的去硬找,必致愈找離拳意愈遠,這句話很要緊,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這句話 ,那就練不好拳了。


  動須趁著呼吸,以呼吸來促使開合,所以謂之以氣運身也。


  拳術是個人徒手戰術,心腦為司令,胸腰如大本營,肩胯如師旅,腿臂如團營,手足為連排,皮膚如哨兵,神經如電話,一但與敵人接觸,神經立可傳達消息於心腦,由心腦因事制宜指揮身腰,領動四肢手腳,予以適當之應付。


  在初練功時,一定要按規矩,每練必須頂起頭來,拔起背來,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佈滿意思,五指貫上意思,氣勢充滿布勻,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礎。


  無論練拳或推手,總要以腳下松沈穩固踏實為第一,否則一切全談不到。千要緊,萬要緊,是身勢鬆軟,腳下有根為最要緊。


  對太極拳的體會:松腰塌胯、虛實分明,一吐隨起,一納即伏,手領神到,意氣佈滿,一動全身隨,真氣內鼓盈,身如輕舟走,腳與地面通等等皆對。


  以上節選自楊澄浦的高足太極名人李雅軒關於楊式太極拳的精彩論段,他的精論妙文描寫生動形象,文字表達準確淺顯,整個文章如行雲流水、氣勢不凡,一如大師出神入化的太極神功,非太極功夫修為高深不能寫出這麼深刻的美文。任何學習太極拳的人不讀李雅軒的精論是一大憾事。讀著讀著,你會不由自主的屏氣凝神,氣貫全身,手足運作起來。我從開始學習太極拳到如今已大半年,還算是初學者,但大師的妙文一直指引著我,給我莫大的收穫,每次拿出來研讀都會有新的收穫,都會有新的體會,都能使我學習太極拳有新的進步。


 


 本文來源於:http://www.cn-boxing.com/info/info_416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