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太極拳會打的人不少,但真正打得好的人卻是鳳毛麟角.故有十年太極不出門之稱。因此,要真正練好太極拳就必須做到內外兼修,身與心、人與拳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練一生太極.就要鑽研一生、修持一生、開悟一生。從開始那天起.到不能再練的那天止.不斷地研、修、悟.永無止境。




        說太極拳的研、修、悟.並不是截然分開的三個階段,也不是互不相干的三個方面.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不斷往復以至無窮的精進過程。是修的根基、是悟的前提.的成果.不斷深入地研修,就會不斷地開悟。集小修於大修.才能集小悟於大悟.以達到太極功夫的集小成於大成。




       先說說就是側重從理論上進行持續地學習和鑽研的過程。學好太極拳首先要對太極的相關特點及技術難點進行認真地研究.力求從原理上搞懂弄通.這是太極功夫曰益精進的根基。不懂拳理盲目苦練終究只能是一介武夫。什麼?這是一個無法回避也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是研理。就是要多看多讀名家、宗師的拳論、拳譜.要反復閱讀.細心揣摩.即使是同一個拳理.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新的體會與認識.特別是對於易學、中醫學、經絡學等難以理解的內容更要深入研究,從中汲取精髓。並注意分析辨別,去偽存真。




        二是研形。形指行拳走架時身體各部位的體形特徵。包括手,足、身、腰、頭各部分的具體要求。記住中正、放長、飽滿始終是打好太極拳的根本原理。不但要弄清一招一式應該怎樣才算符合要求.還要進一步弄清為什麼要這樣要求。




       三是。勁是太極拳特有的.也是初學最難理解.最難掌握的。對掤、捋、擠、按、采,捌、肘、靠八種單勁以及纏絲勁、開合勁等複合勁要從原理上弄清各種勁別的產生、特徵.相互之關係、引化之方法。




         四是研松。放鬆是太極拳練習者的終身課題.是永無止境的追求目標。古人關於身體各部位的如何放鬆.腹肌、膈肌、陰部.腰胯、四肢怎麼放鬆的理論十分豐富.為我們學習放鬆提供了方法論.問題是我們要結合實際去細細體會才能有收效。




        五是呼吸。橫氣填胸是初學者的通病.如何使心氣下沉.行拳時沉著平靜順遂.就要認真研究太極拳的呼吸方法。正確掌握丹田呼吸之要領.明確呼與吸的區別.呼吸與動作開合、上下之間的對立統一關係.並注意結合實際逐步掌握運用。




        再說就是練習者修養身心.是一個修煉意志積累功夫的過程。修是一個長期艱苦的磨練過程.但這是功夫精進的必經之路.是任何太極拳練習者都不可逾越的階段。功夫用錢買不來.也不能無償轉讓.只能從勤學苦練中來.拳譜雲.要苦心志,勞筋骨.使動靜相生”(陳鑫《太極拳權論》)。說明修有兩層意思一是修心。一是修身。修心才能養身.修身又能養心.兩者相得益彰。




        所謂修心就是要常修四心。




         一是敬畏心。太極宗師陳鑫在《太極體用》中曾說:自當從良師.又宜訪高朋。拳譜又雲: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清.王宗嶽《十三勢歌》)陳鑫《太極拳論》雲:心主乎敬.又主平靜。能敬而靜,自葆虛靈。中國歷來就有嚴師出高徒一說。說明太極要練到上層境界必須有名師的指點。古往今來.歷代太極大師都有名師的精心培養和嚴格要求。陳正雷大師自八歲起.跟隨著名太極拳大師伯父陳照丕練習家傳太極拳術、刀、槍、劍、棍等器械及推手,並孜孜不倦地體驗和鑽研太極運動的原理及系統理論.直至1972年伯父病故。之後.又隨太極拳大師.堂叔父陳照奎繼續深造,專習叔祖陳發科傳授下來的太極拳術、推手技巧以及拳論。張東武系陳正雷大師得意弟子.多年來在老師的指導下.登太極門庭、得太極精髓.才有今天的功夫純正,技術全面。一個名師背後必會有一個大師.一個高徒身後必有一個名師,那怕是一點成功都是在老師指點下成長的。老師就如同茫茫航程中的一盞指路燈.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學太極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無師自通。即便是自學成材.也要有前人的指點。儘管現在可以借助很多媒體的手段學習太極.如光碟、書本、視頻.但他們也都是先人學習的成果.也是間接的老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對老師要有一顆敬畏之心。




         二修平等心。道中之人.無論素不相識.還是師兄弟同練.說話要謙和.切不可目中無人。見功勝己者.要虛心請教.切不可剛愎自用。遇弱者.卻不可反唇相譏。有問者.要耐心指導,切不可知而不說。




         三修自滿心。修煉太極永無止境.修煉一輩子的太極功夫就得糾正一輩子的錯誤.不斷否定自己.超越過去.才能長進。拳論雲:今之學者.未用功而先期效.稍用力而即期成。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是不可取的。




         四修清靜心理不明.延名師.路不清.訪良友。理明路清而猶未能.再加終日乾乾之功.進而不止.曰久自到。潛心鑽研,戰勝困難。小成則三年.大成則九年.九年之後可以觀矣.抑至九年之後.自然欲罷不能。蒸蒸曰上.終身無駐足之地矣!”所以練習太極拳切不可心情浮躁,急於求成。




         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在注意修心的同時還要注意修身。練太極拳.人的身體器官會產生種種感受.這些感受大致可分為苦受樂受兩種。樂受是功力提升後在心理上得到的一種自我滿足.這自然就不必多說。太極的修身.主要是指自身意志的磨練.不斷增強太極練習過程中對身體器官所產生苦受的承受程度。通過心理調節戰勝身理和心理痛苦。苦受內苦外苦外苦就是要忍受肢體的酸、痛.冷熱給人體帶來的負面效應。真正的太極功夫是要靠自己練出來的。蓋勁以積曰而有益.功以久練而後成。觀聖門一貫之學.必俟多聞強識.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無難易:功惟自進.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漸進。夫而後百骸筋節自相貫通.上下表裡不難聯合.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總歸於一氣。”(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功夫是用汗水澆灌而成的.不練不可能自己上身.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一招一式地練.招招熟練.招招得要領。每天不停地練,不分酷暑.不分嚴冬.每天不停.日積月累.功夫才能不斷長進。古人雲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個道理.淺顯而又難以做到。視苦為樂.變為空.完全解脫出來.才能曰見長進。內苦.就是要克服對要領一時難以領會.難題久攻不破.功夫久練不見精進的浮燥、妒忌、畏懼等心理障礙。




         悟是研修過程中不斷增強的領悟能力.是研與修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太極拳譜雲: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清王宗嶽《太極拳論》)這裡說了太極功夫不斷走向上層的三大階段.也是招熟、懂勁、神明三次質的飛躍。每當從一個階段過渡到另一個階段.總是要經過不斷的修與悟。處處循規矩.一線啟靈明。一層深一層.層層意無窮。一旦無障礙.恍然悟太空。”(陳鑫《太極體用》悟的五大要素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博學是解悟的基礎.不但要多練.而且要多看拳譜、拳論,多看別人的體會文章.從中汲取有益之養分.增強領悟力。審問就是要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師和同行請教。不可不懂裝懂.不可放過一點疑問。這樣就可以減少摸索時間.不入迷途。慎思就是要勤於思考.善於揣摩,弄清拳理。明辨是指無論行拳走架,還是與人交手.要辨明對方勁的虛實、剛柔、快慢、長短、緩急、方向、曲直、大小、落點以及可能的變化.並且能夠把握好節奏、時機.使引、化.拿、發恰到好處。明辨就是要求練習者.不但要明拳理.而且要辨倫理.把做人與練拳貫通起來.拳理即人理.拳理要求立身中正.要求松,沉.靜.這些道理既適合練拳.也同樣是做人的道理。也只有放鬆的心情與沉著的心態、沉穩的個性之上.才能保留一顆能入靜的心。只有心正才能身正,心松才能拳松.心靜才能拳靜.心沉才能氣沉.氣沉才能身沉的道理。篤行就是要勤學苦練.嚴格要求.過渡、折疊、進退、顧盼,時時要到位。在練中悟.在悟中練。沒有練就無所謂悟。只有這樣才能永不停步達到上層功夫。進入無我無他無手無足,全身渾然一體的境界。




 




來源
http://huxm531110.blog.163.com/blog/static/21650833201321845329372/?latestBlo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