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翰:運勁的細膩與發勁的迅猛



  所謂“運勁如抽絲”.指的並不是蠶吐絲.而是指過去北方農村婦女紡線時,一手轉動紡車,一手抽動棉花,一抽一送,形成棉絲線,纏繞到錠子上的情形。用紡車紡線.需要左右手的配合,一來一往,折疊轉換。武禹襄觀察婦女紡線時的動作,把它運用到太極拳的演練上,提出了“運勁如抽絲”“往復須有折疊,進退須有轉換”“要一線串成”,“勿使有缺陷處,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等太極拳的運勁要領。我認為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



  對太極拳勁力的運行和發放,武禹襄是這樣表述的:“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這是對太極拳勁力特點的整體描述。太極拳的發勁是一個整體動作,不是局部力量。既然是整體發勁.那麼,在發勁之前,就要有一個運勁的過程,通過運勁,把周身的勁力彙聚到一點.這就是蓄勁.然後再發放出去。這樣一個運勁、蓄勁、發勁的過程,要“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點是要注意的。



  一是腳,腳是勁力的根源,再加上腿的傳遞,所以要求“邁步要貓行”。如果做不到“邁步如貓行”,腳下就沒有根基,就做不到“運勁如抽絲”,也不能蓄勁。



  二是腰,腰是勁力運行的中樞。



  三是上肢的肩、肘、手,它們是發力點。



  在運勁、蓄勁、發勁中,這三個部位必須要周身一家,才能發勁完整。所以,在運勁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如何做到“運勁如抽絲”?我認為,最主要的是要注意身法,要做到身法正確,拳勢動作規範,其中主要的要領是“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撐”,其他的練習太極拳的要領,諸如“提頂吊襠、收腹斂臀、含胸拔背”等是局部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做到“立身中正”。太極拳的勁力有橫勁和豎勁,比如,武式太極拳的懶紮衣屬於豎勁範圍,這個式子的運勁、蓄勁和發勁過程,非常符合“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這個要領,這個式子的勁力—定要由下往上走,就像泉水湧出一樣,又像洶湧的河水一樣,折疊湧動,滔滔不絕。這些勁力動作,都是由腿、腰和上肢協調配合而產生的。再比如,單鞭這個式子是橫勁,也是需要“由腳而腿而腰,完整一氣”的,除了腰腿的配合以外,手上的動作,先是意念在手,接著轉為肘,最後把勁力灌到肩膀上去——肩要開,最後才能形成單鞭這個式子。太極拳在運行過程中,隨著不同拳勢動作,勁力有不同的要求,這樣才能形成“運勁如抽絲”。



  “運勁如抽絲”的“運”,實際是匯合、運動的意思,也就是要把周身的勁力運動、匯合起來。“運勁如抽絲”是形容運勁的過程是非常細微的、精細的、輕靈的,只有身法正確、拳勢動作規範,才能把勁力運動、匯合起來。比如做摟膝拗步這個式子,前邊一定要做到“三尖相照”——前邊的掌一定要和鼻子尖、前腳尖相互照應;另外,後邊尾間和後腳跟要上下一條線。如果做不到前邊的“三尖相照”和後邊的尾間上下一條線,就不能形成運勁、蓄勁、發勁的整體勁力。當然,做這個動作的時候,還要防止突臀。突臀也會影響勁力的整體性。注意到了這些方面,你才能做到“運勁如抽絲”,把勁力彙聚到一點上去。



  總體來說.練習太極拳時.做到“運勁如抽絲”在身法正確、動作規範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動作要連綿不絕,不能斷斷續續。拳論中說“勿使有斷續處”;就是要求動作連綿不絕。



  二是練拳時,動作要細膩,不能粗糙,要細心體會、體悟動作的意念內涵,把每個動作細膩的勁力變化體會到,並且表現出來。



  三是發力時,要意遠、勁長、動短。練習套路時是這樣要求,在打手時更是這樣要求。武式太極拳的動作都是螺旋型向前進,螺旋型向回收,不是直線型的運動方式。一般運勁時勁力是長的,緩慢的;發勁時則是短促的,就像白蛇吐信一樣,一發即收,快如閃電。當然,在練拳時的運勁、蓄勁動作都是比較緩慢的。



  四是曲折回環,往復折疊。具體到發勁動作,無論是什麼拳勢,在折疊轉換之後,發勁時都要長腰——腰部向上挺;勁力收縮的時候,腰要向下落,有一個往復折疊。所以,太極拳運勁、發勁的動作,是曲折回環的。



  五是要均勻和緩,也就是動作、勁力要均勻,要緩慢,不能忽快忽慢。



  能做到上面幾點,我們在練習太極拳套路時,就能做到運勁如抽絲。 “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這三點,運勁要順遂,蓄勁要飽滿,發勁要迅猛。這三個過程實際是一回事,只不過武禹襄對這三個過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平時的走架練習時,要按照這個要求去做,還要在實際打手操作中不斷休會研究,最後才能做到真正的“運勁如抽絲,蓄勁如張弓,發勁如放箭”,才能逐步提高拳藝。





 曾乃梁:要辯證地理解“動勁如抽絲”




  拳論說:“邁步如貓行.運勁如抽絲。”這兩句話概括了太極拳的步法特點和勁力特點——邁步要像貓行走那樣輕靈、穩健,運勁要像抽絲那樣輕巧、細膩。什麼叫“運勁如抽絲”?我認為就是要求練習太極拳時,動作要做到輕、順、細、連。這裡很重要的是輕。抽絲要求的動作勁力就是輕,如果重了,絲就斷了。其次就是慢,要慢慢地抽,太快了,也容易斷。




  練習太極拳為什麼要求“運勁如抽絲”?我認為這就是太極拳的運動特點,跟太極拳的整個運動要求是分不開的。太極拳的動作柔和、緩慢、連貫.屬於有氧運動。在緩慢的運動中,所謂的”運勁如抽絲”,就是要求不僅有直線運動,還要有螺旋纏繞的旋轉運動。這種螺旋纏繞的旋轉運動,對鍛煉人體的十二條經脈具有很好的作用,對五臟六腑能起到按摩作用,有利於舒筋活絡。所以,“運勁如抽絲”的鍛煉方式,與太極拳的健身養生功能是分不開的。




  其次,從攻防的角度看,只有動作輕柔,才能靈活敏捷,才能鍛煉出“聽勁”的能力。所謂“聽勁“,是肢體的感覺,是用皮膚的觸覺感觸對方勁力的大小和方向。練習太極拳時,“運勁如抽絲”,動作輕靈,你才能感觸到對方勁力的變化,進一步才能化勁、發勁,正所謂“能聽才能化,能化才能發”。




  因此,無論是從健身的角度,還是從自衛防身的角度來講,都要“運勁如抽絲”,都要掌握“抽絲勁”。“抽絲勁”和另外一些勁力是對立的,也是要避免的——要避免剛猛的勁力,避免僵硬的勁力,還要避免斷續、軟塌的勁力。“抽絲勁”要輕中帶沉,輕而不浮,不能剛,不能僵.不能斷,不能軟。“抽絲勁”的特點是輕、順、細、連,要避免剛、僵、斷、軟。




  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如何做到“運勁如抽絲”呢?我認為要做到如下三點。




  第一要連綿不斷,圓活連貫。太極拳的動作處處都是圓,都是走弧線,折疊往返都是圓的運動.不論是大圓、小圓、橢圓,都要體現出“連”和“圓”。動作與動作之間要連起來.不要間斷,要做到相連不斷,滔滔不絕,一氣呵成。拳論說:“勢斷勁不斷,勁斷意不斷,意斷神可接。”這是李天驥老師經常講的話。我理解,這就是要求練拳要相連不斷,一氣呵成。同時還要做好抽絲勁.要懂得螺旋、旋轉。抽絲不是直的,要旋轉著抽。不僅陳式太極拳講究螺旋、折疊,其他的太極拳都是講究螺旋、折疊的,都有手臂的旋轉、腰的旋轉、腿的旋轉.只不過是陳式太極拳更加突出一些。所以,這個抽絲還包括著旋轉和螺旋。要做到“運勁如抽絲”,就要連綿不斷,圓活連貫,重點在“圓”和“連”上——只有動作圓潤,才能表現出動作的連綿;而動作連綿則是為了更好地表現動作的圓潤。




  第二要柔行氣,剛落點。這個“抽絲勁“不是完全均勻的,是包含著一定的節奏的,雖然不像長拳的節奏那麼突出,但是也不是平鋪直敘的。太極拳的動作在運行過程中是柔和的,在勁力的落點處要微微地頓二下,然後頓而複連。這就是“柔行氣,剛落點”。李天驥老師講:“太極拳既要連綿,又要有節分。”節分,也就是節奏。太極拳要節節貫串,還要有節奏。在這裡,還要注意整體力量。抽絲不是局部力量,而是整體力量,要“發於腳.主宰于腰,形於手指”,要用全身協調的力量來運勁、發勁.完整一氣。第三要把輕靈與沉穩、順遂與螺旋、細膩與發勁、連綿與頓挫,相互協調,對立統一,統一在太極拳古典文化美之中。我認為,要避免對“運勁如抽絲”做片面的理解。片面地理解”抽絲勁”,就會形成疲軟無力的現象。這就要求在“運勁如抽絲”中要有棚勁,任何動作都要有擁勁.從而在輕靈中不失沉穩。我在訓練運動員時,要求他們既要注意動作的輕靈,還要注意動作的沉穩,把輕靈和沉穩高度地協調統一起來;另外,還要注意動作勁力在順遂中要有旋轉,細膩中要發勁,連綿中要有頓挫。所以,太極拳是哲學拳,充滿著對立統一。太極拳勁力的對立統一,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勁力。




 




張全亮:細膩練出太極功




  “運勁如抽絲,發勁如放箭”,這是武禹襄太極拳論中的話。“運勁如抽絲”是太極拳的一個特點,是形容太極拳在運勁過程中,像抽絲一樣,輕靈、纏綿、旋轉、連綿不斷,要緩慢柔和,還要精力高度集中。如果精力不集中,絲就很容易斷。所以,太極拳主要是訓練人的精神,訓練人的心意,是從細膩之處,用緩慢柔和的方式來練習的。它不像其他的拳種,動作很快,勁力剛猛,體現不出動作的細微之處。




  太極拳的理論中有“抽絲勁”和“纏絲勁”的說法.它們總體來講是相同的,但是從細微處看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我認為,纏絲注重的是外形的螺旋纏繞,而抽絲則包括了纏絲——不僅有外形動作的運行,還要有內在勁力的運行。太極拳之所以要求“運勁如抽絲”,我認為有這樣幾方面的作用。




  首先,“運勁如抽絲”強調的是太極拳動作要均勻緩慢,訓練的是均勻勁。練習太極拳時,動作不是忽快忽慢,不能忽剛忽柔,而是要從始至終都輕柔緩慢地運動,勁力要均勻,就像抽絲一樣。




  其次,“運勁如抽絲”能練習出松靜、細膩的專注勁。“抽絲”,必須得松,但是又不能懈,要安靜、沉著。另外,太極拳的運動是在不斷變化著形式,“抽絲”也是要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運動,因此,練習太極拳必須要安靜、專注,動作細膩,就像抽絲那樣細緻。




  第三,“運勁如抽絲”能夠練習節節貫串的整合勁。太極拳這種整勁是由下到上,由腳到手,周身一家,正如拳論中說的“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太極拳這種節節貫串的整勁,就是通過“運勁如抽絲”這樣細膩的運勁過程求得的。




  第四,太極拳還有如水洇沙的穿透勁,這種穿透勁也是通過“運勁如抽絲”的運動方式訓練出來的。“抽絲勁”練習的是人體裡面的勁力,這種勁力在接觸對方的時候,挨著皮膚,就能滲透到對方的骨髓之中。這其實也是一種“聽勁”的能力,通過靈敏的肢體觸覺,感受對方勁力的變化,同時把自己的勁力滲透到對方的骨髓之中,以控制對手。這種穿透勁就是通過“運勁如抽絲”這樣細緻入微的運勁方式訓練出來的。




  第五,“運勁如抽絲”能練習粘黏連隨的虛靈勁。在運動中要把對方粘住,還要隨對方的變化而變化,處於主動,不被動,這種虛靈勁,只有通過“運勁如抽絲”這種運動方式才能訓練出來。




  第六,“運勁如抽絲”能夠訓練出高級階段的意念勁。這種意念勁神化莫測,摸不著,抓不住,它是內動人不知。這種勁力,也是通過“運勁如抽絲”的運動方式訓練出來的。




  另外,太極拳這種“運勁如抽絲”的細緻的練功方式,對培養人細緻認真的性格也有著很好的作用,它能培養人獨特的性格,做事一絲不苟,處事穩重。在健身上.這種細膩的運動方式,能夠化掉身體內部瘀滯的地方,所謂“細膩化瘀”。在搭手時,也要這樣細心地聽對方的勁力,要和對方連上,從而“引進落空,粘黏連隨”。




  如何做到“運勁如抽絲“呢?我認為練習太極拳不能離開太極拳的特點。太極拳的特殊練法,決定了它的功效。我們在練拳時,必須按照拳論練習,按照古人的方法練習。練習的時候,要松,要靜,勁力要勻,動作不能忽快忽慢,要凝神靜氣,慢慢練習,要用意不用力。練習太極拳不要體現在力量上,練力是練不出太極拳功夫的.必須以心行氣,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細心體悟內勁如抽絲般運行纏繞,無微不至,無往不利。這樣久而久之,自然能得到太極拳的內勁。另外,練習時,身法不能散亂。身法不正,內氣散漫,自然也是練不出內勁的。太極拳的練習,就是練習一個內外相合的細緻勁,要求從起式到結束,每個動作都不能浮滑,不能斷續,不能有凹凸之處,要圓活連貫。這樣練習,自然能做到“運勁如抽絲,發勁如放箭”,獲得太極拳的內勁。太極拳講究“十年不出門”,關鍵在於勁力的細膩上。




  當然訓練這種“運勁如抽絲”般的細緻、輕靈的勁力,還有一些其他的輔助方法。據說楊澄甫當年曾經讓兩個人牽著一根絲線運動.運動中,絲線既不能鬆弛,又不能被扯斷了,以此來鍛煉兩個人對勁力輕柔的把握。當然,作為我們現在練拳,只要按照拳論的要求,按照規範去練拳,自然也能夠做到“運勁如抽絲”。 “運勁如抽絲”是講蓄勁、運勁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細緻入微,但是,在發勁的時候,就不能這樣了,所以,拳論說“發勁如放箭”,也就是發勁要快速、迅猛。我們在普及太極拳中,要向拳理、拳論靠攏,以提高大眾練習太極拳的水準。


 




來源http://taiji.hebei.com.cn/system/2012/11/10/012227315_0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蔡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